入冬以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竹园镇标准化出口蔬菜种植基地上,130余名工人有的在采收蔬菜,有的在装箱,有的在搬运,有的在分拣,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2014年,该镇成立骏源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总支+合作社+基地+固定红利”的模式与企业合作,建成了以菜心、芥蓝为主,集蔬菜种植、加工、储藏为一体的出口蔬菜基地。
“政府为公司项目落地提供了优质的服务。现在,公司通过技术指导、订单种植、保底价收购,建成了4个合作社,带动了近3000户农户种植蔬菜,面积有1万亩,亩均综合产值达到2万元以上。同时,带动了示范区农户产出优质出口蔬菜近3万亩。”企业负责人黄亚仙说。
据悉,该企业每年可为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250个,年支付工资552万元及耕地租金335万元。村民在获得每亩2200元至2400元地租的同时,就地务工,实现了“地租+工资”的“双收入”。
“我原来的近1亩甘蔗地每年有2000元的地租,现在公司优先聘用租地农户,所以我就有了在公司拉菜这份工作,在家门口上班很方便。”村民赵树明在公司上班有6年多了,他的主要工作是把工人采摘的蔬菜运到冷库进行包装,1个月有3000至4000元的工资。
该蔬菜种植基地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红河州百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之一,也是弥勒市标准化出口蔬菜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基地每年生产菜心、芥蓝4500吨,主要出口日本、泰国、荷兰、加拿大、新加坡等地,年销售收入4000余万元。
昔日的万亩甘蔗地现已变成蔬菜种植地
“种植蔬菜与种植传统甘蔗相比,经济效益由原来的每亩2500元,提高到了每亩2万元。同时,当地农户在基地里务工,既学到了种植技术、管理经验,又得到工资收入;还能提升村民们思想观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带动了当地产业的转型,夯实了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竹园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孙振华说。
(来源:学习强国)
(编辑:周西杨 排版:张振飞 二审:李云淑 终审:资云波)
1、本站所发布信息均为非营利性新闻宣传,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站不承担侵权责任。
2、转载或引用本站内容须注明 "转自(或引自)文山新闻网" 字样。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站不承担责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