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网讯 5月17日,由文山州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科普文山走进田间地头”系列活动走进文山州气象台,带领大家一起追风逐雨话气象,开展气象科普活动。
这些天气知识你知道吗?
你知道吗,全州各县城年平均降雨量在900~1300毫米左右,年平均降水量最少的是砚山和文山,最多的是马关和麻栗坡。当天活动现场,文山州气象台天气预报助理工程师张蕾详细讲解了那些我们听说过,但又存在误解的气象知识。
“气温是指位于植有草皮的气象观测场中、离地面1.5米高的百叶箱中的温度表上测得的空气温度,而不是我们在室外裸露地面的体感温度。”“降水量标准(24小时):小雨(降水量0.1~9.9毫米)、中雨(降水量10~24.9毫米)、大雨(降水量25~49.9毫米)、暴雨(降水量50~99.9毫米)、大暴雨(降水量100~249.9毫米)、特大暴雨(降水量250毫米以上)。”张蕾介绍,1毫米(mm)降水就等于每亩地里增加0.667立方米的水。每立方米的水是1000公斤,也就是说,1毫米降水量也就等于向每亩地浇了约650公斤水。
雷雨天要这样躲避
下雨天打雷了应该怎么躲避?哪里最安全?文山州气象局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助理工程师吴雨霏向大家科普了避雷知识。
吴雨霏介绍,遭受雷电袭击伤亡的大多数是在大树下避雨和在空旷环境活动的人,同时在海里、河边游泳也易招雷击。身处旷野遇雷雨,穿雨衣比打伞安全。若当时处在空旷地方首先要立即蹲下,双脚尽量并拢,或抬起脚,减小与地面的接触面,不要在树下躲雨。
吴雨霏说,人体在遭受雷击后,往往会出现“假死”状态,此时应采取紧急措施进行抢救。首先是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雷击后进行人工呼吸的时间越早,对伤者的身体恢复越好,因为人脑缺氧时间超过十几分钟就会有致命危险。其次应对伤者进行心脏按压,并迅速通知医院抢救。如果伤者遭受雷击后衣服着火,此时应马上让伤者躺下,以使火焰不致烧伤面部,并往伤者身上泼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等把伤者裹住,以扑灭火焰。
文山有群“追雨人”“驱雹人”
“文山气象有这么一群人,被大家形象地称为‘追雨人’‘驱雹人’。”文山州气象局人影中心主任陈兵说,这群人是我州的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人工增雨和人工防雹工作人员。
陈兵介绍,文山州自1995年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工作,目前全州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工作初具规模,8县(市)均开展了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作业方式主要有地面流动式作业和地面固定式作业两种,有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41个。工作人员每年都会按照各地政府要求,组织开展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气象服务。近6年来,通过实施作业,有效保护烤烟10.85万亩、经济作物13.37万亩、其他作物19.25万亩,为我州大春作物栽种、烤烟生产以及森林防火、库塘蓄水等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气象保障服务。
当天活动,文山州气象台工作人员还详细讲解了天气预报的制作发布,气象部门如何科学防灾减灾、优化气象服务等知识。
(记者:徐仕桓)
(编辑:唐雪娇 排版:尹颖 审核:梁丹)
1、本站所发布信息均为非营利性新闻宣传,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站不承担侵权责任。
2、转载或引用本站内容须注明 "转自(或引自)文山新闻网" 字样。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站不承担责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