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群众增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广南县结合农村闲置耕地点多面广的实际,不断加大连片耕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打造一个个“菜篮子”产业小基地,在大力发展蔬菜产业的同时,辐射带动周边村寨群众实现就近就业,解决群众增收大问题。
日前,记者在广南县旧莫乡西洛蔬菜基地采访时看到,近百名当地劳动力趁着天气晴朗的有利时机,忙着采摘豌豆尖。记者了解到,自2019年,旧莫乡投资390万元在当地建设水肥自动化喷灌系统后,成功引进了龙头企业进驻发展蔬菜种植,让该基地成为附近村寨村民就近务工增收致富的好地方。
广南县旧莫乡土库房村村民邱廷亮,一直在外务工,回家过春节的他,得知村旁的蔬菜基地需要大量的工人采摘蔬菜,便每天来到基地打短工挣钱,为家里增添了一份收入。“摘一斤豌豆尖老板给三块的工钱。过年后还没外出打工,可以过来摘菜,一天也能挣100多块钱,一些五六十岁的老人,来这里做工也能挣点钱,帮助儿女减轻点负担。”邱廷亮高兴地说道。
与邱廷亮一样,来自旧莫乡里簸小寨的村民陆海燕利用冬闲的时机,在村口的蔬菜基地实现了就近务工。“有了这样近的种植基地,让附近因照顾老人、小孩不能出远门务工的劳力也有了打工挣钱的机会。”陆海燕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家里基本没有活计做,以前就在家烤火、放牛、砍柴。现在好了,虽然娃娃小,不能外出打工,但也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挣钱,每天可挣一百多元,而且第二天就可以拿到钱。”
广南县旧莫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李永跃介绍,旧莫乡辖区河流交纵,水能资源丰富,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特别适合发展蔬菜、水稻等种植产业项目。乡党委政府积极流转整合闲置土地,通过修建生产路、铺设灌溉管网、新建厂房冷库、添置蔬菜预冷真空包装设备等,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并积极引进龙头企业,采取“联合总社+公司+基地+档卡户”的合作模式,建设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周边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到基地务工、提供农家肥等途径实现增收。截至目前,旧莫乡成功引进龙头企业2家,累计投资2700多万元,带动3个行政村20余个自然村村民实现增收。
据统计,广南县累计建有种植规模超100亩的蔬菜基地23个,基地面积1.45万亩;县内建成冷库19座,冷库库容达到1.94万立方米。2022年,完成蔬菜种植面积42.94万亩,累计收获面积23.56万亩,产量30.7万吨,实现综合产值22.12亿元。
(余永兴 王刚锋 李顺瑶)
(编辑:刘梅 排版:尹颖 二审:李云淑 终审:资云波)
1、本站所发布信息均为非营利性新闻宣传,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站不承担侵权责任。
2、转载或引用本站内容须注明 "转自(或引自)文山新闻网" 字样。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站不承担责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