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天,1800公里
他的世界是无声的
他的追梦是彩色的
他是一名聋哑人
骑行西藏是梦想之一
很难,但他圆梦了
他认定
“不放弃,才是西藏!”
云南出发:丽江→宝山村→香格里拉→书松村→飞来寺
西藏段:盐井→芒康→登巴村→左贡→邦达→八宿→然乌→波密→通麦→鲁朗→八一(林芝市)→工布江达→松多村→拉萨
总里程:1800km
用时:19天(休整1天,骑行18天)
行程:翻越6座海拔4000米和2座海拔5000米的大山
双耳失去听力(二级残疾)的杨磊是丘北人,性格开朗、热情真诚,喜欢骑单车、爬山、游泳。2018年,杨磊骑着单车,把文山州环了一圈(全程800多公里)。
今年9月,带着对西藏的向往,杨磊再次踏上旅程,一个人骑行去西藏追梦。
杨磊告诉记者,去西藏是他的梦想,但之前一直没能成行。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让他越发感受到生命的珍贵,于是他毅然决定要在年内完成自己前往西藏的梦想。
和两年前骑车环游文山州一样,这一次的进藏之旅,杨磊同样选择了单车。
从丽江出发,翻过一座又一座高山,穿越江河丛林,最终抵达拉萨。杨磊告诉记者,科技的发展解决了他路上和别人的交流问题,一路上他遇到很多一起追梦的骑友,相互交流路途收获。但更多路段都是他一个人孤独前行,经历了重重艰难险阻,但他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记者 徐仕桓)
一起来看看
杨磊一路上记录下的心路历程
单车带我去西藏
从没想过单车能跑多远
曾以为她只属于城市的中央
喧哗的城市灰色的天空
我不甘心就这样平淡无常
这首歌,陪伴了我骑行滇藏线的这段时间。骑单车到拉萨,一直是我的梦想。对我来说,西藏是个圣洁而又神秘的地方,我向往!说实在的,去西藏旅行本身就不是什么舒适的事情,对于骑士更是残酷!(骑行的我们都叫“骑士”,其实倒也挺贴切的,骑行去西藏都有一种信仰、一种精神,只不过骑的不是马而已。)
出发
回想这18天的骑行,如果说哪段路让我记忆犹新和崩溃的话,就有两段路。第一段是从书松过白马雪山,第二段是爬东达山。研究了一两年的骑行路线(滇藏线)攻略,加上十二天的准备,从普者黑站坐动车到大理。在大理热身一天后,2020年9月2日早上从丽江出发,这一段充满未知危险和刺激的路程正式拉开序幕。
丽江→宝山村→香格里拉→书松村→飞来寺,属于云南路段,一共4个站,要骑4天。其实骑行哪有那么多奇遇和风花雪月,不如意的事情十之八九。有的人第一天出行就一路顺风,而我却遇到了逆风,下坡也要用力蹬!一路远眺着被云层遮住的玉龙雪山,伴随着金沙江,逆风也飞扬。
经过虎跳峡镇,晚上在上面22公里的宝山村客栈住下,夜里下起了雨,第二天早上有点冷。下午进入香格里拉境内,看着那草原上的牦牛群和纯净的蓝天白云,仿佛自己身处一幅优美的画卷中。
征服
9月5日,在书松村出了客栈就是上坡,昨夜雨后的青山被刷洗得格外青翠,抬头都是云雾缠山。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作为一个云南人的我,这些景色都习以为常。看过攻略,知道爬白马雪山的行程是十分辛苦,全程85公里,上坡就占了48公里。海拔将由书松村的2910m提升到白马雪山的4292m。白马雪山有3个垭口,最后一个海拔4292m。一道弯,两道弯,三道弯……这就是上午爬的S形盘山路。呼呼呼……在我喘着气往上爬的时候,一辆从后面超过我的小汽车,窗口探出个小姐姐的脑袋,感觉应该是对我说了一句:“加油!”她善意的鼓励让我顿时感到好暖心,心中便多了一股动力。
下午两点多才到第一个垭口,这里并没有什么标志性的经幡悬挂。稍作休息,吃了点干粮继续奔第二个垭口。路缓缓向上延伸,最累的就是这种坡,不紧不慢地抬升,一点一点地将你的体力抽干。由于中午吃的是干粮,饥饿感出现,都快没力气了。在第二个垭口吃了点干粮补充体力又继续爬坡,走了段平路再往上爬,很快又看到第三个垭口,远远就看到前面尼玛石堆上飞舞的五彩经幡和白色的哈达。这是我爬上的第一座有名字的雪山,也是第一座有海拔标志的大山,激动的我赶紧拍照留念,让这一刻能永久记录。后来看着当时的照片回忆,尽管垭口很冷,风很大,我还气喘呼呼地喝着冷水,但很开心!晚上在飞来寺景区的57客栈住下,客栈对面就是梅里雪山。
进藏
清晨的梅里雪山,在云雾缥缈中忽隐忽现,云在飘动,雪山俯览着大地,我站在客栈院子里对着她看了许久,心想:今天与卡瓦格博峰无缘了。出了客栈就是下坡,车轮狂转,风声猎猎,30公里的长下坡真是爽!骑到山下就跟澜沧江汇合了,然后沿着红色澜沧江起伏的堤岸公路到滇藏界。
从9月2日开始,一直到今天的9月6日,骑了5天,终于要出滇进藏了。这次骑单车走滇藏线也不知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来,所以在过滇藏界这最后3公里我要慢慢地留恋。
路慢慢向前延伸,江水向身后缓缓流去,看不见的看见了,看见的随之过完,只有影子不离不弃地跟随着。9月6日下午3点35分,我骑单车过了滇藏界,为了这个值得纪念的时刻,我特意在越界的时候看了看表。对,就是这个时间!看过几遍《转山》,电影中张书豪郑重地跨进西藏界,地上飞起的尘土以及重重的脚步每次都能激起我内心的激动。当我骑过界时,怦怦心跳,在激动之余心里不免又多了一点惴惴不安:进藏了会不会很危险,去拉萨的路上会不会被打劫……
哥,你为什么要骑单车来西藏?曾有骑友这样问我。当时我很茫然,不知道怎么回答。其实吧,骑行西藏这件事,以及人生中的许多事,最好别急于追问意义何在,也不要过早妄下定语。先去做,做完了再说。骑行的意义是什么,我在启程前还在迷茫,现在我在这段话旁边写上:祝福我爱的人。
骑行中每天都有不同的感受,骑到当天的目的地都会把一天的经历记录下来,有时候累到忘记记录了。体力虽透支,心里却日感丰盈。一路上,都会看到藏族小朋友朝我们招手,也许,这就是藏语中的扎西德勒吧!
翻越东达山
崩溃的时候,摔车的心都有了,但大吼几声,冷静下来后又继续赶路。记得9月10日那天爬东达山的时候,肚子突然不舒服,可能是中午吃饭太油腻了。东达山垭口海拔5130m,是川藏线的最高点,夏季草坪青绿,牦牛成群,风光秀丽。爬到半山腰,这儿的风景倒也不错,一条状如白练的小溪从山上哗哗流下来,看着就让人愉快。散在草地上的牦牛群像一颗颗黑色的小石子,在那儿自由地呼吸、奔跑、啃着草……越往上走越冷,打开手机一看海拔,4000多米……吹着冷风继续爬,路上遇到了一群藏羚羊,难得一见,赶紧停下来去拍照,不确定是不是,就是看着有点像。
下午两点多,来到一片三四公里内都见不到人烟的小无人区,肚子难受,双腿无力,眼皮在打架,两臂像抽了筋骨一样松软,整个人差点倒下了。这路太累人了,看着前面的缓上坡,好像永远看不到头。够了,我发泄似的把单车扔到路边,不骑了!顶着烈日,大口地呼吸,我坐在路边茫然地望着眼前一片荒凉的空地,忽然想到要是有狼出现该怎么办?瞬间感到很无助,想搭车,想回家,想躺在舒适的床上……
呼……一阵凉风吹到脸上,我摇了几下头,喝了口水,再看着远处出现的汽车,我顿时清醒多了。不放弃,才是西藏。心中的倔强和那股坚强的意志告诉我,你不能崩溃,你不能留在这里,骑不动那就推,推也要推上去!
下午5点30以后才到垭口,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祸不单行。到达垭口10分钟就下起了大雨,雨中夹着冰雹,垭口没有躲雨的地方,只好换上冲锋衣穿上雨裤赶紧下山。豆大的雨滴夹着冰雹打在身上,视线模糊,手脚冰冷,整个人被笼罩在雨和雾中的感觉就像在地狱中骑行。在那颠簸的路上下山,一不小心就会人仰马翻,甚至冲到山下,山下是那让人恐惧的万丈深渊……淋着雨冲下山,鞋子、手套、脸罩全被淋湿,手脚被冻僵,全身冷得发抖,差点失温永远留在这条路上,骑到山下,雨渐渐变小了,晚上来到左贡的57客栈住下,很庆幸我还活着!
西藏印象
骑行的快乐是什么?骑行的快乐就是夸张地看着那些自己爬过的大山,再赞叹自己一句:哇!我与超人唯一的区别就是把裤衩穿在里面;骑行的快乐就是淋过雨后在路边晒太阳,享受苦尽甘来的时光;骑行的快乐就是坐在路边就着白云吃饼干,然后从容地起身,拍拍屁股继续赶路!
9月12日,骑行的第11天,邦达→八宿。
出门就是爬坡,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在爬山的路上,看见了一座座尼玛堆,大大小小,高高低低。那么多尼玛堆堆集成阵,与公路对望,和高山相协,空中弥漫出一种肃穆、庄严的气氛。每一座尼玛堆都有一份美好的祝愿垒在其中。我停下车,按照当地的习俗捡了7块,从底层开始垒,一层层叠上去,把我的祝福与愿望垒在这里。宁静,肃穆,庄严,这是我对尼玛堆的感受。在西藏,无论山间,河边还是路口,只要有尼玛堆的地方,这种气氛就凝聚在那里。尼玛堆的形象就是一种符号,发自人们心中各种神圣而复杂的感情。所以它们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人们心中虔诚的信仰和坚定的决心。
波密→通麦,这段路不用爬山,沿着江河走,两岸都是遮天蔽日的森林,越往前走森林越茂密,给我的感觉这里根本不是西藏。进藏以来我一直在修正想象中的西藏,我想象中的西藏是荒凉的,千里冰雪,人迹罕至。风轻轻地吹,单车在笔直的318国道上疾驶,忽然发现前面的一些树上掺夹着少许黄叶,这些黄叶在风中萧瑟抖动。到处是绿色的,只有它们显得格外夺目,才想起现在已经是秋天,瞬间觉得这风也有了秋的凉意。
终点
9月20日,最后一天,松多→拉萨(180km),要翻过最后一座大山米拉山(米拉山因其高大雄奇而成为此地藏族同胞心目中的神山,山口挂着大片壮观的风马旗和哈达)。由于路程远,6点多就出发。出了松多奔向米拉山,是27公里的山路蜿蜒直上。清晨的天气不太好,上山路上飘起了毛毛雨,雨中掺和着冷风。骑行辽阔,寂寥骑行。一路往上爬,海拔越来越高,到了半山腰就开始疲惫,无精打采。
休息一会,吸两口呼一口,让更多的氧气进来,又喝了罐红牛,脑子渐渐地清醒。继续赶路,骑到一个路碑处,停车小驻,在路碑旁边垒起了尼玛堆,默念我的思念与祝福。快到垭口出现了太阳,腿很酸,手很麻,喘息很大,口干舌燥如夏日骄阳下的野狗。不放弃,才是西藏。既然选择了,再多磨难也要坚持。我固执地认同那句话:只要你认定的就要坚持,否则你就没机会证明你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中午11点多到达垭口,这里海拔5013米,没有冰雪覆盖,没有那么肃穆庄严。附近全是游客、小商贩,私家车、大客车,一副热闹的景象。秋风使劲地吹,白色的哈达随风飘动,五色风马旗在山顶的风中呼啦啦作响,我站在这苍茫的高山之巅向山下望去,心中多了份满满的成就感。穿上防风装备开始下山,一路狂飙,下得生猛。风飒飒划过我的脸庞,车轮呼啸,摩擦着318的柏油路。风景优美,阳光绚丽,风很凉。到了山下,出了日多乡就一路平缓到拉萨。
“每一个骑行者的心中都有一个西藏梦,去看那里的蓝天白云,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喝一碗酥油茶,尝尝青稞酒,吃一大块烤羊肉……”快到拉萨的路上,脑海里出现了这段话。追着西边的太阳朝着拉萨的方向飞去,穿过达孜区,穿过拉萨大桥,穿过拉萨的街道。晚上8点半,到达被灯光渲染的布达拉宫面前。看着那从半山托起,石彻白墙,深红色巍峨的宫殿,雄伟、肃穆、庄严,瞬间让我拜服。这里是西藏,这里是拉萨,这里是布达拉宫,我现在就站在她的面前。脸上挂着激动狂喜的笑,内心却流着平静的泪。我下了车,拍了照片,坐在地上呆呆地看着她……
(编辑:李云淑 排版:尹颖 审核:梁丹)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