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山州官方门户客户端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普法强基法律常识在线答题

  • 登录文山日报媒体云账号

    杨国敏:参军,绝不后悔

    发布时间:2022-07-25 19:18:15  

    曾经凭借满腔热血参军守护边疆,退伍后下了前线又上一线,带领村民修路5公里……他是马塘镇汤坝村村委会文书杨国敏。

    热血少年勇参军

    2012年,一部由吴京主演的军旅题材电视剧《我是特种兵》让无数少年为之热血沸腾,1997年出生的杨国敏便是其中之一。剧中展现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铁血精神和爱国情怀让杨国敏热血沸腾。“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这句剧中的台词反复萦绕在杨国敏的心中,2015年6月杨国敏高中毕业,他和同班的几个小伙伴义无反顾地报了名、参了军。

    “看完这部电视剧后,剧中主角团们执行任务时敢于冲锋,不畏艰险与困难的精神鼓舞着我,我无数次告诉自己,我不想后悔一辈子,我一定要去当兵,终于在高中毕业那一年,我如愿了。”杨国敏说。

    军营磨砺硬汉品质

    身强体健的杨国敏凭借自身过硬的身体素质,在2015年9月毕业后,便顺利应征入伍,成为武警交通西藏四支队的一名民兵战士,开启了两年的军旅生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与适应后,杨国敏通过考核,跟随部队开始了对全长2140公里的219国道的日常巡逻行动,主要负责道路作业及抢险救援。面对艰苦的自然条件、艰辛的训练巡逻、严格的时间管理、严厉的纪律条例,杨国敏从未退缩,反而愈战愈勇。两年的时间,杨国敏从一个只会在心中喊口号、空谈梦想的毛头小子逐渐变成了一个不畏艰险、敢学敢做、沉着冷静、胆大心细的军人。

    杨国敏说:“虽然只有短短两年,但对我的改变很大。在军队里,执行命令硬着头皮也要上,没有做不到,只有不尽力。再苦再难,也坚决不能放弃,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让我始终坚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如果说日常训练是心性的磨炼,那一次次的救援便是少年心智一次次成长的过程。2016年10月底的一天,凌晨2点,军营里接到了一通旅客求助电话,一对情侣驾车入藏,由于车速过快,雪天路滑,车辆在经过阿里地区普兰县东北部霍尔乡被称为“鬼湖”的拉昂措时,不慎从公路上滑落至坡下的树林中。10月份的西藏已经变成了冰雪王国,更何况是凌晨两三点,气温极低,耽误一分钟,旅客的生命便多一分危险。接到任务后,杨国敏和战友们立即出发,四处搜寻,终于在湖边的小树林中发现了这对落难的情侣。找到受困人员后,杨国敏立即上前,将准备的厚衣服为他们披上,并从背包里拿出了自热食物给他们,为他们取暖、补充能量。

    “谢谢你们。”

    “不用谢,这是我们军人的职责。”

    简单的对话里,饱含着深深的暖意,让杨国敏懂得了生命的可贵,以及一个军人的职责与担当。“无论救援过程中如何艰险,如何辛苦,在听到那一声感谢时,都会感觉到很值得。我相信也有很多的军人战友们也像我一样,把为人民服务深深地刻在了心中。”

    退役回乡带村民修路

    2019年10月,因家中母亲和妹妹无人照料,杨国敏退役回到了马塘镇汤坝村打铁寨。有了这两年的当兵经历,他坚持放手做、用心做的理念,积极创业,在村里经营起了鸡、鸭、鱼等养殖业。养殖期间,细心的杨国敏发现村子里农作物虽然长势很好、品质高,但因为村子里不通路,村民们只能靠人力、畜力把农产品拉出去卖,严重地制约了村经济的发展。尤其下雨天,道路泥泞不堪,出行困难,还存在安全隐患。杨国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修路的念头也在心中生根发芽。

    杨国敏说:“看着那条泥巴路,我心里想着不行,不能再走老一辈的路,我一定要把它修好,于是便跟村民们说了我的想法,没想到得到了村民们的大力支持,还选我当村小组长,那我更要尽心尽力地为村子服务。”

    没有钱,杨国敏便带着大家一起凑;没有人力,杨国敏便带着大家一起挖。2020年年初,一条环绕打铁寨5公里的机耕路通车了,在方便群众生产生活的同时,也让村内经济持续上涨,村民们喜笑颜开。

    担任村小组期间,杨国敏身上有军人敢担当、有作为的气势,让村民对他信任有加,杨国敏也不负众望,积极地开拓村内公共资源,将村内荒废的山林、鱼塘租出,在盘活自然资源的同时,为村上带来了活动资金,如今村子进行改造,村民们不用再凑钱了,而是由村集体支出。

    当任村干部为民服务

    有得便有舍,有舍便有得。繁重的工作压力,让杨国敏不得不在权衡利弊后,放弃了自己的创业计划,专心致志地投入到了村委会的工作中。2021年6月,杨国敏担任了汤坝村村委会文书一职。在工作期间,他主动帮助老弱孤群中办理日常事务;在疫情期间,积极帮助困难群体看病、打针、排队、购置物资;在文山市创文创卫期间,更是频繁下乡向贫困户、创卫“钉子户”做思想工作,带领村民们心连心、齐动手,共同打造干净、美丽的乡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转业不转志、退伍不褪色的军人作风。

    打铁村村民黄兴红说:“杨国敏全心全意为村里服务的精神让我们感动,他身上的军人气质也感染着我们,我们都愿意跟着他一起干,一起打造我们美丽的家园。”

    村子经济好起来了,环境美起来了,杨国敏心中的大石头终于也放下了。现在的他依旧与当年的战友们保持着联系,每年都会小聚一场,还在军营的战友们纷纷分享自己的训练日常,杨国敏则给大家“汇报”这些年来村里的发展情况。虽然已经退伍,与战友们也天各一方,但杨国敏知道,干一行,爱一行,无论在哪里,无论干什么,军人的精神不能忘。如今,战友们依旧在边境线上守卫着大家,而他的身后,也有了上百个需要守护的小家。

    杨国敏说:“我很庆幸当年入伍的决定,军队里的生活改变了我很多,我的家乡需要我是我的荣幸,能为家乡做力所能及的事,我无怨无悔。不管问我多少次,是否后悔当年参军,我的回答永远是,绝不后悔。”

    (文山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谭云鹤)

    (编辑:郭韦 排版:尹颖 审核:李云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 免责声明:
  • 1、本站所发布信息均为非营利性新闻宣传,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站不承担侵权责任。

    2、转载或引用本站内容须注明 "转自(或引自)文山新闻网" 字样。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站不承担责任。

    • 202942, 环境保护, http://www.wsnews.com.cn/p/202942.html, 2019-01-21 11:29:15, Array202939, 脱贫攻坚, http://www.wsnews.com.cn/p/202939.html, 2019-01-21 11:26:47, Array211429, 清廉文山, http://www.wsnews.com.cn/p/211429.html, 2019-07-26 10:49:21, Array202941, 民族团结, http://www.wsnews.com.cn/p/202941.html, 2019-01-21 11:28:41, Array202940, 精神文明, http://www.wsnews.com.cn/p/202940.html, 2019-01-21 11:27:33, Array
    • 《文山日报》
    • 州庆特刊
    • 七都晚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