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山州官方门户客户端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登录文山日报媒体云账号

    援滇干部文山情 | 李明:发挥自身优势 为广南发展添砖加瓦

    发布时间:2022-08-06 09:10:53  

    2021年6月,根据静安区委组织部安排,李明来到广南县挂职,担任该县沪滇办副主任,负责协管东西部协作工作。一年来,李明主动与当地干部群众沟通交流,深入一线了解熟悉情况,在较短时间内适应并融入当地环境,勤勉尽责做好本职工作,确保上海援建项目的顺利实施。

    积极为当地发展建言献策

    作为静安区人大代表、民革静安区委委员,在广南期间,李明积极为当地发展建言献策,受邀列席中共广南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结合自身感悟上报了《关于如何推进文山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探索两地军民交流沟通、助力兴边富民示范区建设》两篇文稿。

    李明还编制完成《广南县沪滇协作“十四五”规划》《2022年广南县沪滇协作工作要点》;精心做好静安区党政代表团、人大代表团等来广南调研考察接待工作;参与撰写的《一封感谢信,道出25年帮扶情——上海市静安区对口帮扶广南县纪实》一文刊登于2022年1月12日《文山日报》头版,同时被“上海合作交流”“沪滇协作”微信公众号转载。

    深入一线推动援建项目如期实施

    沪滇协作项目督导是援滇干部的一项重要工作,为确保项目建设如期保质保量完成、资金拨付及时到位,李明多次深入项目实施现场,实地查勘项目建设情况,加强涉农业务知识学习,密切与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加强对相关乡镇指导,及时帮助解决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右一为李明

    在项目推进的关键时期,李明主动请缨,到距离县城50多公里之外的珠琳镇蹲点负责项目推进工作。2周时间内,李明克服缺水、停电等不利条件,下村寨、跑工地,与当地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工作,推动援建项目如期实施。

    关爱学生 宣传广南

    除了援建项目的相关工作,李明一直牵挂着学生饮水安全的事。他组织协调的“安心直饮水”项目推进顺利,目前已在广南县一小、民族小学等20余所学校安装净水设备40台,惠及1.6万余名师生。同时,发动号召更多的爱心企业、组织、个人通过资助补贴净水设备,帮助山区孩子喝到干净卫生的水;与爱心企业、广南县教体局共同组织策划“最美成长路”儿童营养公益计划,目前已在广南5所乡村小学设立“a2营养站”,让1700余名小学生每日能够喝上新鲜奶,健康成长。

    在招商引资、消费协作方面,李明不遗余力地为广南宣传。他帮助云南新闽融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落地广南,到位投资500万元;参加上海环球食品展,为广南优质农特产品站台宣传;利用石门二路街道社区便民集市,积极推广广南农特产品,实现消费协作1万余元。

    竭尽所能援滇动真情

    李明积极主动向民革静安区委和代表、委员所在的企事业单位推介文山、推介广南,发动大家一起助力乡村振兴。在他的组织协调下,民革上海市委“博爱图书 十年百馆”项目成功落地广南县两所学校,民革静安区委向广南县民族小学图书馆(静安楼)捐赠图书1700余册,向坝美法利小学捐赠图书500余册;发动所在的民革静安区委第一支部向黑支果乡鼠街小学捐赠价值3300元的足球、篮球、排球等用品,向广南县图书馆捐赠摄影书籍杂志35本;发动所在的民革上海市委理论文史研究委向黑支果乡鼠街小学捐赠价值5000元的图书、文体用品;发动民革党员资助广南县两名贫困大学生四年生活费用共计14万余元。

    过年回沪期间,李明不顾膝盖受伤,到上海市儿童基金会为广南偏远缺水学校积极协调,募集了价值24万元的6台净水设备;协调石门二路街道“爱在彩云之南”项目向坝美法利小学捐赠御冬衣物150件,价值34.34万元;协调静安区红十字会向广南5所敬老院捐赠衣裤496套,价值33.8万元;向广南8所学校捐赠文具7000余份,价值15.38万元。

    谈起在广南的1年时间,李明感慨地说:“在这片土地上,我亲身参与了乡村振兴工作,感受到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热情淳朴,体会到了文山干部只争朝夕的干劲,亲眼目睹了我国东西部之间、农村城市之间发展的不均衡。这些所见所感及体会都激励着我。”李明说,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继续深入一线去发现、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回到上海后,将把在广南的所感所学所悟,结合到本职工作中去,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静安的经济社会建设中。

    (来源:州委组织部)

    (编辑:陈慧 排版:尹颖 审核:侯佑琴)

    相关阅读: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 免责声明:
  • 1、本站所发布信息均为非营利性新闻宣传,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站不承担侵权责任。

    2、转载或引用本站内容须注明 "转自(或引自)文山新闻网" 字样。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站不承担责任。

    • 202942, 环境保护, http://www.wsnews.com.cn/p/202942.html, 2019-01-21 11:29:15, Array202939, 脱贫攻坚, http://www.wsnews.com.cn/p/202939.html, 2019-01-21 11:26:47, Array211429, 清廉文山, http://www.wsnews.com.cn/p/211429.html, 2019-07-26 10:49:21, Array202941, 民族团结, http://www.wsnews.com.cn/p/202941.html, 2019-01-21 11:28:41, Array202940, 精神文明, http://www.wsnews.com.cn/p/202940.html, 2019-01-21 11:27:33, Array
    • 《文山日报》
    • 州庆特刊
    • 七都晚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