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花儿开,花开幸福来,朵朵花儿情意浓,开呀开不败。三七花儿开,花开幸福来,远方的客人若有心,三七花开等你来。”每当歌声响起,眼前仿佛看到文山儿女在欢歌热舞,仿佛看见惹眼的红籽摇曳,仿佛闻见三七独特的悠悠药香——自古,文山人民便已用寻得的这株“南国神草”来对抗病魔,解除人们的病痛。久而久之,三七变成了文山人民心里一尊可敬可依的神,后来更是化身为一位救苦救难、美丽善良的“三七姑娘”,手捧“神草”,下到凡间为民众驱除病疫,护佑健康。
神话很美,现实更令人振奋!
为积极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文山州党委和政府带领全州人民充分发扬“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和“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老山精神”,本着“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实干精神,以高定位、保种源、扬名声、促发展的战略决策,为文山三七这味出自壮乡苗岭的“金不换”描绘出了宏伟而绚烂多彩的蓝图。
新的时代,文山人民不负韶华,勤奋拼搏,以“文山之干”的果敢和毅力,向世界展现了文山三七的五大“七”迹。
首先,作为“中国三七之乡”的文山,牢牢把控着原产地和主产地的地理优势,充分发掘传统三七种植与现代农业的有机结合,积极引入有机绿色概念,严控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及残留量,真正把这味救命药的最优价值体现出来。经过不断地改良和不懈的努力,文山,已经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最大的绿色三七原料供应基地,这无疑为三七的发展和文山经济的腾飞奠定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
其次,文山在最大原料供应基地的基础上,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三七产地加工基地。三七种植一直被人称为土里淘金,三七全身是宝,可这些宝收获的时间却不一样。为了能第一时间把最优质三七的茎、叶、花、种子进入处理加工,时间和路程就是效率的决定因素,为了加工处理效率最大化,文山政府通过论证研究、招商引资、鼓励本地企业投资建厂等政策引导和支持,在文山本地建成了集最大量、最快速、最精细处理三七的加工基地,为三七走向世界又铺设好了另一条铁轨。
第三,文山建成了全国最大的三七产地交易市场及仓储物流基地。依托最大的原料供应基地和最大的加工基地,文山三七要走向世界,必须要把交易市场和仓储物流配套设施建立起来。只有这样,买卖有了固定的市场,加上仓储的充足和物流的便捷,三七才能真正成为致富的名品,而文山三七为世人奉献健康的夙愿也才能得以实现。
第四,上文中提到,传统三七种植加工必须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相结合,这样才能更让三七更健壮、更高产、更安全。鉴于以上三个全国之最,文山不断探索钻研,积极联合各大研究机构和院校,不断对文山三七从种植到形成商品的过程进行攻坚、培训、提炼、完善,形成了全国独有的三七科技研发中心,集三七相关产业培训、药物研究、成果转化于一身,为文山三七飞得更高、飞得更远增添了一套科技的翅膀。
最后,文山资源丰富,人文景观极具吸引力,加之文山独特的温润气候,非常适于居住和疗养。在国家大力实施的“健康中国”战略里,文山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发掘三七的药用价值及食用价值,把以三七为主的药食同源生物医药产业、少数民族特色医药文化和乡村旅游业进行深度融合,举全州之力打造全国知名三七康养旅游服务健康目的地,让文山以三七之名乘势而起,造福文山人民的同时,为全国人民的健康献上文山人民的一份厚礼。
大鹏扶摇九万里,文山三七乘风起。在文山人民的勤奋实干中,文山将行得更远、飞得更高,也将创造出更多的“七”迹。相信不远的将来,文山三七“源于文山,健康世界”的宏愿一定会现实。
(马晓庭 何薇)
(编辑:徐珺 排版:尹颖 审核:资云波)
273.【“七花杯”网评大赛】着力将文山城打造成滇东南最美城市
274.【“七花杯”网评大赛】结合“文山之干”浅谈丘北县如何“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276.【“七花杯”网评大赛】漫谈大数据时代背景之下的“文山三七”产业发展
278.【“七花杯”网评大赛】念好“联动合”三字诀 答好医保民生卷
279.【“七花杯”网评大赛】制度有“锋芒”,躺平也有“刺痛感”
280.【“七花杯”网评大赛】抓好农旅产业融合 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282.【“七花杯”网评大赛】“90后”干部要在“磨”和“炼”中破局
284.【“七花杯”网评大赛】对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的几点看法
288.【“七花杯”网评大赛】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 服务文山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
293.【“七花杯”网评大赛】文山之干,该如何提升乡村学校办学质量?
294.【“七花杯”网评大赛】以人才工作“会考”为乡村振兴“加分”
295.【“七花杯”网评大赛】以“文山之干”推动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296.【“七花杯”网评大赛】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品牌创新”再加强
297.【“七花杯”网评大赛】明星产业适应新时代,三七在于“根”“茎”“叶”“果”
299.【“七花杯”网评大赛】以“点”带“面”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300.【“七花杯”网评大赛】以“小网红”撬动产业“大发展”
302.【“七花杯”网评大赛】数字政府不“呆滞”,公众办事才带“智”
305.【“七花杯”网评大赛】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应筑牢“四个意识”
306.【“七花杯”网评大赛】破解农林产业不精不强“传统”困局让农业从传统走向现代
308.【“七花杯”网评大赛】年轻干部要拒绝“躺平”,走出“内卷”
309.【“七花杯”网评大赛】基层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要练就多面手
311.【“七花杯”网评大赛】年轻干部要善于借“外力”练“内功”
312.【“七花杯”网评大赛】紧敲“三道钟”,展“强者之姿”
314.【“七花杯”网评大赛】大力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是文山发展的迫切需要
315.【“七花杯”网评大赛】话说“三七”——不想当郎中的厨子不是好美容师
316.【“七花杯”网评大赛】践行“文山之干”,振兴文山教育
318.【“七花杯”网评大赛】以“文山之干”推动“数字文山”建设
320.【“七花杯”网评大赛】产业兴则经济强 经济强则百业胜——关于文山产业发展的建议
321.【“七花杯”网评大赛】“三曲”同奏,奏响产业发展主旋律
1、本站所发布信息均为非营利性新闻宣传,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站不承担侵权责任。
2、转载或引用本站内容须注明 "转自(或引自)文山新闻网" 字样。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站不承担责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