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山州官方门户客户端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普法强基法律常识在线答题

  • 登录文山日报媒体云账号

    中国武术之乡——广南

    发布时间:2022-07-15 16:39:52  

    广南县不仅是2000多年前的古句町国故地,还是久负盛名的“中国八宝米之乡”“铜鼓之乡”“世外桃源”。2015年9月11日,在全国武术之乡工作会议上,广南县被授予“全国武术之乡”称号,成为此次会议认定的云南省唯一县(市)。

    广南县荣获“中国武术之乡”授匾现场

    广南武术历史悠久,自古人才蔚起。广南县有“武术之乡”之誉,与西汉时的句町王毋波曾率领九个部落的民众反抗王莽篡位,为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国家的统一建功立业和汉壮文化融合有着历史渊源关系。

    少数民族武术——弄娅歪

    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广南县境内小尖山和黑支果乡牡宜村出土的具有2200年历史的铜柄铁剑和铁矛等文物,印证了早在秦汉时期,广南土著少数民族就已掌握了剑、矛等兵器的使用方法;广南县壮族赶花街、苗族踩花山、瑶族盘王节等节庆,都有民间武术表演,特别是传承了上千年的壮族“弄娅歪”(牛头舞)和壮族沙戏,其表演融合民间传统武术和舞蹈的动作,多使用刀、枪、剑、棍、叉、矛、盾、九节鞭、三节棍、双钩、锤、双镰、流星锤等兵器。这些古老的文物、活态的文化、可考的文献,充分证明了广南民间各少数民族武术文化的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从军旅到民间,从市井到乡村,武术在广南大地上一路拓展延伸。深厚的历史积淀,尚武的精神传承,以及当代武术精英的豪情壮志,城乡武术活动的迅速普及,为广南争创“全国武术之乡”奠定了坚实基础。

    武风浓厚 人才辈出

    广南土著的少数民族,自古以淳朴、刚直、勤劳、勇敢著称。由于地理、历史条件关系,民生维艰,须掌握攻防格斗之技方能自救图存。故此,广南民间武风益盛,历来存有“崇文尚武”的观念。据《广南府志》记载:广南人进京赶考者大多榜上有名,先后有明、清进士21人(其中2名武进士),举人77人,贡生106人。

    太极拳

    1936年,广南县城设有“国术馆”,学徒有30余人,练习项目拳术类有《练步拳》《六合拳》《三十六手》等10余路,器械类有单刀、双刀、枪(花枪)、大刀、虎头双钩、板凳等。考取功名的还只是武林人士中的极少数,但更多的武林豪杰则身在绿林江湖中,至于民间兼农兼武者,更是不计其数。如:云贵总督岑毓英,广南武人马应麟,广南珠琳镇拖白泥村武进士王学诗,还有广南府宝宁县莲城镇赛京村人王朝举等。这些“武林高手”为广南武术的传承和发展赢得了良好声誉。而在民间,武术更多的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手段,广南县至今有一些人家的庭院中还遗留有石锁、石杠铃,许多空闲场地还有练武的痕迹。

    独具特色 有发展潜力

    数百年来,广南武术在家传拳法的基础上,吸收众家流派之长,融合壮民族自创拳术得以继承和发展。广南人的家风家教讲究的是“文武双全”,故有俗语:“有武无文则蛮,有文无武则弱。”所以,广南县的武术馆、武校非常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广南武术一直沿着言传身教、师徒传递的形式在民间自然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广南武术运动员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武术比赛中脱颖而出。

    第十五届全国武术之乡(广南)集体项目比赛

    20世纪70年代,在许坤祥老师的努力下,广南县率先组建了文山州第一支武术队——珠琳中学武术队,其后,广南一中、广南一小等相继组建了武术队。这些武术队培养了大批优秀选手,他们在全国、全省、文山州武术比赛中大显身手。2015年9月,广南县获“全国武术之乡”称号后,连续4年组织队伍参加“全国武术之乡”武术比赛,共斩获个人项目17枚金牌、18枚银牌、13枚铜牌,在集体项目中连续4年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左一为斩获“洲际金腰带”的铁姑娘严启慧

    2016年8月13日,CKF鑫江国际综合格斗争霸赛在青岛市城阳区体育馆拉开战幕,在备受瞩目的女子MMA对决中,替补出战的广南姑娘严启慧一举夺得56kg级冠军,声名鹊起。

    广南民间武术承载壮民族和中国传统的朴素哲学思想,刚柔相济、内外合一、动迅静定、虚实分明,经过提炼、改进、创新,独具广南特色。在武术训练时,先教一招一式的基本技术,招式既熟,然后教以连环,既熟既精,再教以破法,坚持全面训练和从难从严的要求,还注意根据不同体形和年龄条件进行不同的训练,其套路结构对称紧凑,一招一式层层叠叠,动静分明,快慢相间,刚柔相济,纵跳翻腾,连打带拿,招式朴实,变化多端。

    广南县城区武术活动站

    目前,广南县有60多个武术活动站点,全县练武人士已达12万余之众,其中6500余人已取得从初始段位到五段的段位证书。广南传统武术以传承“尚武精神”为己任,将中华武术的精髓发扬光大。作为中国民间武术的一个特有文化因子,广南传统武术正走向世界,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兰天明)

    (编辑:唐雪娇 排版:张振飞 审核:李云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 免责声明:
  • 1、本站所发布信息均为非营利性新闻宣传,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站不承担侵权责任。

    2、转载或引用本站内容须注明 "转自(或引自)文山新闻网" 字样。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站不承担责任。

    • 202942, 环境保护, http://www.wsnews.com.cn/p/202942.html, 2019-01-21 11:29:15, Array202939, 脱贫攻坚, http://www.wsnews.com.cn/p/202939.html, 2019-01-21 11:26:47, Array211429, 清廉文山, http://www.wsnews.com.cn/p/211429.html, 2019-07-26 10:49:21, Array202941, 民族团结, http://www.wsnews.com.cn/p/202941.html, 2019-01-21 11:28:41, Array202940, 精神文明, http://www.wsnews.com.cn/p/202940.html, 2019-01-21 11:27:33, Array
    • 《文山日报》
    • 州庆特刊
    • 七都晚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