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2015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云南考察,要求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2020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要求云南正确认识和把握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时间见证前进步伐,岁月铭刻奋斗足迹。近日,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云报客户端、云南号推出专栏“牢记嘱托启新篇 把总书记交办的事情办好”系列策划,回顾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把习近平总书记交办的事情办好,走过的奋进历程、取得的新成就、展现的新气象,激励全省各族人民坚定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奋力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新篇章。本期聚焦唱响新时代幸福之歌的文山——努力成为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的一面旗帜。
2022年
文山州
各族干部群众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持续推进作风革命和效能革命
推动全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在奋进中实现华美蝶变
经济稳中向好
——产业强势上扬
绿色铝、三七、现代农业、文旅康养四大产业齐头并进,产业投资增长47.1%,占投资比重达42%,比2021年提高1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3%。
——绿美扮靓文山
马关县、西畴县获评省级“美丽县城”,1.36万个村庄全部启动绿美建设,彻底撕掉了“脏乱差”的标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擦亮民生底色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5%和7.5%,10件重大民生实事基本办结,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实施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13.86万脱贫户和监测户与1242个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双绑”利益联结机制,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29.71万人,95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15251元,增长15.94%。
——基建加速跑
新开工建设4条高速公路,在建高速公路达9条695公里,超过全州现有高速公路里程总和;富宁港顺利开工,广南通用机场获批建设,1510.6公里农村公路完成硬化,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
500千伏天星输变电二期工程提前4个月建成投运,500千伏柳井变开工建设,主网500千伏变电容量提升至925万千伏安;5个风电基地、一批光伏项目以及3个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国家试点有序推进,建成投产19万千瓦;大黑山—马塘天然气支线管道具备通气条件,文山—砚山天然气支线管道主体工程完工,广西LNG外输管道复线(百色—文山)纳入国家“十四五”油气专项规划,能源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营商环境优化
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三年行动和“千人服务千企”行动,建立驻企服务员、24小时直通联系、前哨点反馈等制度,兑现拖欠企业账款5.42亿元、招商引资承诺资金2.15亿元,6万余户(次)纳税人享受“减免缓退降”政策资金40.17亿元。
——口岸经济复苏
天保口岸恢复通关,边民互市恢复运营,田蓬口岸通过国家验收,“边民互市+落地加工”实现零突破,外贸企业申领RCEP原产地证书30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0亿元。
——生态持续向好
8县(市)平均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达99.7%。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加快以“一湖一河”为重点的河湖保护治理,12个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水质优良比例达100%,普者黑国控断面、盘龙河省控断面水质分别提升至Ⅱ类和Ⅲ类。完成营造林38.62万亩,丘北舍得获批新建国家石漠公园,马关县列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3
勇毅前行的路上
文山
破浪乘风万里航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将按照“3815”战略发展目标要求,找准发力点,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以“工业强州”为主引擎,突出抓好农民增收一口清、基层治理一网兜、绿美建设一直抓,以文山之干推动文山之变,在全省实现争先进位、走在前列。
1、本站所发布信息均为非营利性新闻宣传,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站不承担侵权责任。
2、转载或引用本站内容须注明 "转自(或引自)文山新闻网" 字样。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站不承担责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