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产业兴。近日,记者走进麻栗坡县麻栗镇南欧村,宽敞干净的道路、整洁的村庄环境格外引人注意,为青山绿水的南欧村增添了不少景致。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南欧村一条条水泥硬化路纵横交错,从昔日的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到如今的美丽乡村、幸福农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增收致富信心更是有底气。
南欧村委会距离县城20公里,全村国土面积16.46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1个村民小组,共有农业人口230户927人。多年来,由于大山阻隔不通公路,南欧村的村民运送生活物资只能靠人背马驮肩挑,产业发展不起来,年轻人只能外出务工,一到下雨天,孩子去上学,鞋子和裤子全湿,黄泥拌得全身都是。
“我们是用人背、马驼、肩挑,还要走慢一点,走急后会把货物弄坏了,到街上就无招了。以前没有公路的时候,就算有钱都盖不起房子,现在好了,做什么都方便了。”村民王永光说。
在南欧行政村戈达磨村民小组,村民们正忙着对村道路进行硬化,“晴天满身土,雨天两脚泥”,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落后的交通严重制约着全村产业经济发展,南欧村共发展了5000余亩杉木、香蕉300余亩、甘蔗800余亩、草果300余亩、砂仁200余亩、八角100余亩等产业,而因交通不便,这些农特产品很难运往山外。为改变南欧村这一现状,麻栗坡县委县政府、麻栗镇党委政府、县残联挂包单位切实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面全面发力,不断加大村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今年63岁的李孝全正忙着打扫道路两旁的落叶,他激动地说:“以前通往村里的路很烂,雨天难下脚,就连摩托车陷在路中间的泥潭里都不会倒,我做梦也没想到能通水泥路到自家门口。”
路是农民走出大山的希望,是农民奔向小康的大门。南欧村望哨台至达秧、望哨台至戈达磨村小组公路共计8公里的进村公道路也将于年底全部完成,投资约640万元,项目受益6个村小组110户群众。畅通的乡村公路,将为南欧村注入新的活力。
村通村,户连户,通村入户水泥路;连心路,致富路,条条公路奏响致富歌。如今,一条条乡村道路越修越宽、越修越好,不仅解决了南欧村群众的出行难、出行慢、农产品难运难销等问题,还加快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
(麻栗坡融媒体记者:王云 王正田)
(编辑:曾炜 排版:张振飞 审核:梁丹)
1、本站所发布信息均为非营利性新闻宣传,若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站不承担侵权责任。
2、转载或引用本站内容须注明 "转自(或引自)文山新闻网" 字样。
3、对于不当转载或引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民事纷争、行政处理或其他损失,本站不承担责任。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