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州政协围绕“建立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长效机制”开展双月协商座谈会侧记
发布时间:2021-05-27 15:33:37
环境更清洁 城乡更美丽 百姓更幸福
“建立健全常态化机制,确保各项举措能够长期有效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提升爱卫运动和创卫工作成果,努力使创建工作从突击型向常态型、短期型向持久型、整治型向建设型、治标型向治本型转变……”5月13日,围绕建立爱国卫生运动“7个专项行动”长效机制主题,州政协举行双月协商座谈会,部分州政协委员和专家展开了深入交流协商。
干净整洁、优美舒适的卫生环境,代表着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地方形象,更是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载体。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重要指示精神,动员全州各族群众广泛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动新时代爱国卫生取得新成效,更好地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2020年8月4日,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了《文山州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方案》,把爱卫“7个专项行动”作为全州工作的重点内容进行部署。
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州政协将“建立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长效机制”作为双月协商会的重点内容,充分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优势,积极建言献策、广泛凝聚共识。
为使此次双月协商达到预期效果,今年3月下旬以来,州政协联合民盟文山州委、九三学社文山分社以及部分州政协委员和各类专家,深入到文山市和砚山、西畴、麻栗坡县及有关责任部门开展实地调研视察,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正是这次专题调研视察,政协委员们看到了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 开展以来发生的喜人变化。大家一路走来,一条条街道干净整洁,一个个小公园绿树摇曳,一个个洗手台新颖别致,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居家周围环境越来越美,大家忍不住连连为我州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所取得的成绩而倍感欣慰,但就政协委员们调研的情况来看,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不到位、部门履职不到位、长效管理机制有待建立健全、宣传动员尚不广泛等问题。要达到“裸露垃圾全消除、公共厕所全达标、洗手设施全配套、公共场所清洁消毒全覆盖、餐饮服务环境卫生全改善、农贸市场环境卫生全提升、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参与”的目标,仍然任重而道远。
今后如何更好地推进全州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开展?参与此次双月协商的政协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小菜场折射大民生,作为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菜市场不仅能体现一个地区的发达水平,更能反映当地政府的服务意识。”州政协常委、民盟文山州委专职副主委丁茜建议,在坚持菜市场“公益性、民生性、社会性”的前提下,做好城市规划,合理布局各类市场,大型农贸市场与社区便民市场同步推进,实现无缝对接。对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的同时,逐步推行“市场化运作、专业化托管”模式,通过招商引入企业参与市场运营管理,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此外,加快乡镇农贸市场建设进度,完善功能设施,通过加大税费优惠、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奖补市场主体,提高建设积极性,促进乡镇集市硬件全面提升改造。
“目前,‘三无三有’达标公测1140座、‘四净三无两通一明’达标公厕3092座,94个乡镇均建成2座以上公厕,公厕管护制度和档案基本建立。”九三学社文山分社支委伍丽仙建议,统一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布局厕所建设,在建设时每一座厕所要体现城市特色文化;加强厕所运维精细化管理,加强宣传,提升群众健康素养,配齐厕所设施,配备保洁员,以结果为导向,做到清洁“制度化”,“设施管护”常态化,“建管用”长效化,建立健全厕所包干责任制、卫生评比制、网格责任制等长效工作机制。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运营维护与厕所资产商业化结合的方式,既解决运营维护投入,又解决就业问题;把爱卫、创卫工作向农村延伸,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
州政协常委彭正珍提出了有些地方还存在洗手设施设置不够合理、有洗手设施而洗手者少见等问题,她建议,要合理设置洗手设施,人流量大的公园要适当增设洗手设施;要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可探索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养护,主管部门则制定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方案,加强督导、指导和考核,以奖代补激励养护;要加强“勤洗手”重要性和必要性宣传力度,宣传洗对手、会洗手对健康的重要性。
州政协委员苏海露则建议,建立健全“常消毒”长效机制,要重视专门工作机构的成立;结合文山实际,尽快制定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手册,及时印发给相关的单位、经营者,指导他们按标准要求去规范操作执行;要梳理细化各部门工作职责,把门前三包、垃圾清扫、公共场所保洁等以相应的法规出台,使人们有章可行;要加强工作监督考核,加快推进卫生监督队伍建设。
“截至2021年2月底,全州城乡建成区、交通沿线、村庄共消除裸露垃圾29.1万吨,118个垃圾转运站正常运营,13641个自然村(组)建立长效保洁机制,村庄保洁员覆盖率达100%,但在视察过程中发现,仍有未真正进行垃圾分类、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能力不做、裸露垃圾仍存在等问题。”州政协委员龙梅建议,要建立长效机制,久久为功持续推进“清垃圾”工作。要重视对垃圾分类的宣传和教育、加快对垃圾焚烧厂的建设;放开市场,引进更多有医疗废物处理资质的公司进入文山市场,通过竞争机制和分片区管理,强化全州对医疗废物处置的能力;加强对城市背街小巷的卫生网格化管理,压实责任到人,保障垃圾集中统一处理。
“通过走访,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开展‘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是支持的、愿意参与的,关键在于如何去组织发动广大人民主动参与,并形成讲卫生习惯,形成常态化机制。”州政协委员陆兴恒建议,充分发动人民群众主动参与,网格责任不是专门去帮群众打扫卫生,应强调自己的角色是“参与、组织、协调、监督”;稳妥处置好农村垃圾,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打扫自己的村子,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探索现代化的宣传方式,让广大群众更容易看到、听到、学到“7个专项行动”的内容及意义;适度依法处理不良行为,曝光反面典型等。
州政协委员李彦艳针对“净餐馆”专项行动建议,强化组织领导,确保组织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目标到位、人员到位;强化问题整改,制定整改计划,实施“红、黑榜”公示制度,限时整改,抓好问题的有效落实;强化责任压实,持续加大“净餐馆”专项行动“七达标”日常检查督促频度和力度,同时强化宣传动员,加强监督考核。
(记者:苏宁)
(编辑:曾炜炜 排版:尹颖 审核: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