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委员通道】围绕社会热点关注 政协委员建言献策话民生

发布时间:2025-01-07 21:35:01  

1月7日上午,政协文山州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前,7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州政协委员走进文山会务中心报告大厅“委员通道”。他们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和履职心得,分别就优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民族团结、红色旅游、“一老一小”工作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谈发展话民生。

高保平: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文山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政协委员,应该如何履职,在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文山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州政协委员、云南七乡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高保平说,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提升经营主体内生动力,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要充分利用各种平台,将优化营商环境的理念迅速传达到广大干部群众中,形成“全民营商”的浓厚氛围。要围绕产业发展,在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转变工作作风上下功夫,切实简化办事程序,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以文山州“七城创建”“城管革命”“绿美建设”及“美丽集镇”建设为契机,大力开展环境整治行动,深入持久地开展综合整治,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通达能力大幅提升,路域环境全面改善。要坚持用“大服务”理念引领服务方向,企业需要什么服务,我们就提供什么服务;企业发展到哪里,我们的服务举措就跟进到哪里。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政务服务功能,优化整合非行政审批和其它公共服务类事项,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政府是优化营商环境的主导力量,要通过政策引导、制度保障、服务优化等多措并举,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意识和能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刘华荣: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是乡村振兴的主引擎。请问,在培育壮大特色产业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州政协委员、州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华荣说,推进乡村振兴,首要的就是要培育壮大地方特色产业,依托产业促农增收,让农民钱袋子鼓起来,生活富起来,乡村美起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要在政策、土地要素保障上下功夫,着力开展国家政策研究,抓住政策机遇,用好、用活、用足国家政策,化解三七、蒜头果等产业发展政策障碍;着力开展园地规划谋划,满足非粮农业产业用地需求,切实化解非粮化政策困境;加强涉农园区建设,增强园区要素保障,做强园区经济,推动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聚焦主体带动,强化龙头企业培育扶持。要外引内培,全力引进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实体企业,实现主体倍增,不断壮大企业群体;要强化主体培育,通过政策支持和项目扶持,培育壮大一批本土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壮大企业群体、规模和实力,打通农业全产业链,建立完整的全产业链体系,带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种业振兴,强化种质资源保护开发。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更是农业安全的命脉。要通过资金和项目倾斜,支持开展特色经作种质资源收集和资源圃建设,有效保护特色经作种质资源;加强技术攻关及成果转化推广,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科技含量的特色经作新品种,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产业体系,切实做强种业。聚焦标准引领,强化农业科技能力提升。要着力制定实施一系列种养殖技术标准、农产品加工技术和产品质量标准,构建农业全产业链技术质量标准体系;加强科研体系建设,推进农产品深度开发,研发一批主导产品、拳头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引领和赋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聚焦品牌建设,强化农业品牌打造保护。立足蔬菜、肉牛等申报和注册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等特色农业公共品牌;着力培育一批重要农业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打造具有文山标识度和地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切实讲好文山农业故事,擦亮文山农业品牌。聚焦项目投资,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加强农业水利建设,解决全州农业产业用水缺水问题;加强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建强现代仓储保鲜冷链体系,实现种、养、产、储、销产业链一体化,增强产业抗市场风险能力;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构建农产品质量全产业链溯源体系,提升农业设施化、现代化发展水平。

廖维敏:以“五心政协”建设为总抓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麻栗坡县政协有什么打算?

州政协委员、麻栗坡县政协副主席廖维敏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麻栗坡县政协以“五心政协”建设为总抓手,扎实做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凝聚共识各项工作。

下一步麻栗坡县政协还将继续做好院坝协商工作,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堵点,通过院坝协商,解决好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让群众知道“有事找政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建立以红色、民族团结内容为主的“双推”故事库,设置“双推”二维码,通过“扫码听、扫码读、扫码唱、扫码说”,讲好老山精神、讲好边民守土固边的故事,为“口述文山”注入政协元素。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工作室为载体,发挥委员的优势特长,开展“6+N”活动,传承民族文化、扩大团结面,画好同心圆。开展好“花三节”“盘王节”等民族节庆活动,为各民族搭建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桥梁。在交往中增进“一家亲”情谊,在交流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交融中增进民族团结进步思想。以乡村振兴、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为契机,打造边民富、边关美、边境稳、边防固的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升级版。

赵丽娜:细磨针 巧引线 精织锦 构建麻栗坡红色旅游新图景

作为“老山精神”发源地,麻栗坡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对于构建麻栗坡红色旅游新图景,您有什么建议?

麻栗坡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赵丽娜说,作为“老山精神”发源地,2025年,麻栗坡将依托“红色”底蕴,聚焦“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做好“细磨针、巧引线、精织锦”的工作,打造旅居云南“文山样板”红色麻栗坡新IP。

以“铁杵磨成针”的功夫盘家底,梳理战场原址、英雄故事等红色资源库,以老山、八里河东山、者阴山三大战场原址为圆心规划精品线路,赋能红色新业态,逐步实现一个遗址场馆必有一堂红色党课,一条红色旅游线路生成一个IP标识。以“老山精神”理想信念教育现场教学基地为引线,承接省内外各类理想信念培训班,发展培训经济;以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麻栗坡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为引线,开发以“重走英雄路”为主题的红色研学线路,引燃研学经济;以承办大型赛事活动为引线,根植“老山情”把嘉宾变游客,把“来了”,变“再来”“常来”“住下来”。提升“英雄老山圣地”旅游景区等级,变“红色景点”为“网红打卡地”。巩固提升打造斐济总理兰布卡点赞的南油、平安坡乡村振兴示范点,扩大影响力,吸引国内外游客。抓住“边境旅游试验区”政策机遇,拉动全国各地游客出境过口岸、入麻上老山,变“过路经济”为“落地经济”,绘就红色旅游“新前景”,打响“英雄圣地·云水边关——麻栗坡”品牌。

李红:深化“一老一小”关爱服务 用心绘就“朝夕”美好画卷

关于怎样进一步做好全州“一老一小”工作,您有什么建议?

州政协委员、州民政局局长李红说,在老年人关爱服务方面,我州紧紧围绕建立和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开展“十助”等服务,践行“五心”提升养老服务质效。一是让老年人更“安心”。启动《文山州养老服务促进条例》立法,制定《文山州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为老年人养老提供法治保障。二是让老年人更“温心”。建成养老服务机构81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89个,争取国家2025年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全力打造州县乡村“四级养老服务圈层”。三是让老年人更“暖心”。以解决老年人“吃饭难”问题为抓手,投入资金567万元,建成老年幸福食堂24个,服务老年人28万余人次;四是让老年人更“舒心”。着力改善老年人居住环境,完成4066户经济困难家庭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服务老年人数量达6000余名。五是让老年人家属更“放心”。全州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均开通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基层医疗机构护理型床位率提升至63%,持续把“养老愿景”变成“幸福实景”。

在少年儿童关心关爱方面,出台《文山州加强留守儿童关心关爱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十条措施》《文山州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州、县(市)工作专班,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工作机制。率先实现“六个全覆盖”:一是全州困境儿童、在校留守儿童结对关爱实现全覆盖。二是1016个村(社区)“少年儿童之家”建设实现全覆盖。三是1016个村(社区)配备儿童主任实现全覆盖。四是实现104个乡镇(街道)游泳池全覆盖。五是实现104个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全覆盖。六是建成509个“希望澡堂”,实现农村寄宿制学校“希望澡堂”全覆盖。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文山州“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体系,聚焦“十个一”薄弱环节做好巩固提升,持续落实省州“三个三年行动计划”和州的“十条措施”,提升服务水平,为老年人和儿童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用心绘就“朝夕”美好画卷。

李瑶:砥砺深耕 做好文山教育高质量发展时代答卷

对于持续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针对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您有什么建议?

州政协委员、富宁县第四幼儿园副园长李瑶进说,近年来,文山州紧紧围绕“3815”战略发展目标,全面落实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体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全州教育高质量发展进程,教育体育事业各项工作取得明显的成效。

以富宁教育为例,围绕画好“同心圆”,稳固党管教育政治根基、打好“基础牌”,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念好“合作经”,以他山之石攻富宁之玉、弹好“创新曲”,提升教育改革发展质效、拧好“安全阀”,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大局、做好“健康操”,推动体育事业向好发展。

要全面做好压实党政责任,落实“五级书记抓教育、党政同责抓教育”的要求,在教育硬件设施上加大投入,使硬件水平不断提升,全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充分发挥“沪滇协作”“省管校用”“浸润计划”和“新高考”9门学科送教等帮扶资源,为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不竭动力。以“一中”改革辐射带动全县基础教育发展。多措并举织密织牢校园安全防线,全力遏制校园安全事件发生。并依托边疆地区、低海拔等区位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富宁特色的体育精品赛事。初步形成小县“体育+旅游”的发展格局。

苗勇波:围绕建设“绿色铝谷”核心区为重点开展工作,为“十四五”完美收官做贡献

2024年文山州绿色绿谷核心区建设成绩斐然,“一引擎,两基地”布局基本建成,请问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取得了哪些成就?今后公司的发展方向又有什么打算呢?

州政协委员、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苗勇波说,202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在州委、州政府的关心下,云南宏泰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全年生产原铝146.6万吨,同比增长35.12%;实现产值258亿元,同比增长28.37%,税收10.8亿元,同比增长129.92%;解决当地就业6000余人。在万企兴万村的活动中,云南宏泰积极参与,在当地乡村亮化、美化以及基础建设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真正践行了富而有责、富而有爱的社会责任。同年10月25日,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牵头成立了云南省首家铝行业协会(文山州铝业协会),协会将为会员提供更多相互间协作与交流的机会,成为行业之间资源整合、信息共享、联合创新的平台,成为在铝产业招商引资、人才引育、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的重要载体,成为“中国绿色铝谷”的参谋部、服务部。

2025年,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将以省委3815战略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绿色铝谷”核心区为重点开展工作,为“十四五”完美收官做贡献。

(记者:刘梅 实习记者:余沁颖)

(编辑:李娟 排版:张振飞 责编: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