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颂党恩 传家风 | 老兵父亲,你是我的灯塔

发布时间:2021-06-25 22:36:50  

我的父亲杨宗坤是一名老兵,退伍至今已有40年,党龄43年。回顾父亲65年人生路,历经风雨,坎坷不平,始终发扬着军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恪守着一名战士的誓言!

苦练本领上战场

父亲初中毕业时正值部队招兵,他毅然参军入伍。父亲说,军旅生活是他人生中最光辉的印记。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在军队的培养下,学得一身过硬的军事技能本领,射击竞赛连续8次获得军区第一名。

1978年的一天,父亲所在部队正拉练到贵州威远,中途接到中央军委上前线的命令,众人整理行装,紧急集合。

动员会上,父亲向上级党委写下了上云南边防前线的决心书《祖国啊,母亲》:我在母亲的怀抱里,她时时伴随着我的成长进步,要用什么来报效我的母亲——祖国。党需要我,一切为了消灭敌人、一切为了胜利……

军人之家纪律严

幼时的印象里,父亲总是表情严肃,走路风一般,对我们要求很严格。我调皮做错事,父亲会撒一把玉米籽在地上,让我跪上一炷香的时间自我反省。父亲还有雷打不动的晨跑规矩,五六岁的我,早上6点就被父亲叫起床,和他还有哥哥去跑步。

直到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我都没能在家睡过懒觉。父亲“不近人情”的严格使我至今受用。30年后的现在,我依然保持晨练的习惯,他的要求变成了我的自律。

父亲勤奋好学、乐观积极,遇到困难绝不退缩。记得2001年,44岁的父亲从政府部门换到司法部门工作,需要学习法律知识。每天晚上,父亲都会看书到凌晨一两点。父亲在四十几岁的年纪,用仅有的初中文化自学了4个多月的法律知识,还考取了律师资格证。

把艰苦留给自己

父亲出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农民家庭,家里弟兄多,遇到荒年,粮食不够吃,他会和奶奶走路去百公里外的亲戚家借粮食。这段经历使得父亲深深体会到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他常说:“大米饭来之不易,要珍惜,不能浪费。”偶尔我也会吃剩饭,父亲会把剩饭留着,等到下一顿让母亲在锅里热一热,其他人吃新煮的大米饭,我吃剩的。父亲这样两次之后,我就再也不敢剩饭。

父亲要求家里勤俭节约,对陌生人却不吝伸出援助之手。在物质匮乏的上世纪90年代,父亲会给坐在饭馆外面不停舔嘴的老人买一碗卷粉;会给村里年龄大的老人买两袋白糖或两把面条让我和哥哥送去;甚至见到路边喝酒醉没有皮带的醉汉,父亲会把自己的皮带解下来给醉汉扣上……父亲的善良,对我的性格影响深远。

当我提笔准备写下这篇有关红色家风的文章时,我打电话问父亲,您的家风是什么?父亲反问我,家风是什么?

父亲,家风就是您参军时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对党和国家的绝对忠诚;家风就是您对待工作的一丝不苟,“活到老,学到老”的态度;家风就是您对他人的热忱帮助;家风就是您对家庭的责任,对儿女深深的关爱……父亲啊!您的一言一行,为我树立了为人的标杆,处世的标尺,是我一生的财富。

(杨庆艳)

(编辑:徐珺 排版:尹颖 审核:梁丹)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