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遇事莫冲动 违法犯罪代价高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阅读详细

口角纠纷本属小事 校园暴力害人害己

校园暴力和校园霸凌无处不在,很容易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带来负面影响,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心灵的扭曲,很多孩子在遭遇校园霸凌后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遇到校园暴力和校园霸凌行为时,孩子们一定要及时告诉父母和老师,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
阅读详细

性侵未成年人 付出生命代价

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严重损害儿童权益,人民法院对此类犯罪历来坚持“零容忍”“严惩处”的立场。对犯罪性质、情节极其恶劣,后果极其严重的,坚决依法判处死刑,绝不姑息。
阅读详细

校园霸凌危害大 终获刑罚悔当初

校园霸凌实际上是指孩子们之间权力不平等的欺凌与压迫,它一直长期存在校园中,发生这些同侪间欺压的行为,可能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人际互动中的抗拒及排挤,也有可能是类似性骚扰般的谈论对别人的性或对身体部位的嘲讽、评论或讥笑。
阅读详细

人民教师本育人 猥亵儿童被重判

学校、幼儿园应当建立预防性侵害、性骚扰未成年人工作制度。对性侵害、性骚扰未成年人等违法犯罪行为,教育机构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阅读详细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之附条件不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82、283、284条规定,对于未成年人涉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侵犯财产、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符合起诉条件,但有悔罪表现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
阅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