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文山州着力构建党建引领边疆基层治理新格局|决胜“十四五” 迈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25-10-17 11:15:10  

开栏语

时光迈入“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文山的每一步前行,都连着国家发展的“大棋盘”,更系着百姓的“小日子”。值此,文山发布特别推出“决胜‘十四五’ 迈上新台阶”专题报道。聚焦文山立足资源禀赋、找准战略定位的生动实践,记录全州上下以“干”破题、以“实”见效的奋斗身影,展现文山奋勇争先、干在实处的鲜活故事,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共同奔赴下一个五年的美好和幸福。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治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十四五”以来,文山州委组织部立足职责定位,强化统筹联动,不断夯实党在边疆民族地区执政的组织基础,着力构建了具有文山特色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格局。

丘北县仙人洞村党员群众集中收听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会

筑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思想根基


州委组织部加强边疆基层治理,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基层治理有“魂”、有力、有效。一是抓实理论武装。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培训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长期工作主题,实施三轮“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常态化举办“文山大讲堂”,累计培训各级干部25.07万人(次)、普通党员34万余人(次)。高质量组织开展党内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全州1.36万余个基层党组织、16万余名党员全覆盖参学,党在边疆执政的思想基础不断夯实。

文山州举办“文山大讲堂”

二是强化组织联动。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党的领导制度和组织体系,实施基层党组织“扩先提中治软”和组织体系织密建强行动,加强边境乡镇、抵边村寨、国门口岸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先进”等次基层党组织比例从28%提升到49.7%。坚持党建引领,积极与百色市、红河州开展跨区域合作,区域联治、产业联赢、乡风联创等取得实质性进展。

西畴县莲花塘乡芦差冲村党员群众开展活动

三是注重示范引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促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构建形成了党组织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现代化边疆治理新格局。同时,深化“扎根边疆、心向中央,拥护核心、心向北京”等教育实践活动,团结带领边疆人民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边疆民族地区越走越宽。

建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战斗堡垒


州委组织部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重心下移、权力下放、资源下沉,确保基层有人干事、有权管事、有资源办事。一是做强乡镇。持续优化乡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采取“减上补下”方式,下沉乡镇(街道)行政编制253名,不断加强基层治理工作力量。全面建立乡镇(街道)履职事项清单,依法赋予乡镇(街道)综合管理权、应急处置权等权力,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制定关心关爱乡镇(街道)干部进一步激励担当作为若干措施,解决了一批乡镇干部子女就学、夫妻长期两地分居等难题,全面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麻栗坡县“兴边头雁”到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跟岗锻炼交接仪式

二是做优村级。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探索实施“兴边头雁”培育工程,以麻栗坡县为试点,先后选派两批次32名优秀村干部到福建、四川等地具有“国字号”“省字号”称号的典型示范村挂职历练。印发《文山州村组两级抓党建促基层治理重点任务清单》,累计招聘507名高校毕业生到社区(村)任基层治理专干,进一步加强社区(村)工作力量。

西畴县落实“三必到四必访”工作机制,组织多种力量参与群众矛盾纠纷调解。

三是做实网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网格化服务管理的全过程,构建“乡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4级党组织体系,重塑4.27万个“全科网格”,在社区探索“红管家”“蓝骑士”先锋志愿服务机制,推动基层党员干部落实“三必到四必访”解民忧活动形成常态。

践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初心使命


州委组织部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不断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治理优势。一是建设好党群服务中心。针对村级人少事多、事务繁杂等现状,全域推进村级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规范工作事务和工作机制,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腾挪2000余间办公用房用于设置老年活动室等便民活动场所,以村级活动场所“瘦身提质”助力基层减负增效入选省2024年减负增效第一批先进典型案例。

文山州打造“一站式”服务大厅,服务好办事群众。

二是打造好“家门口的务工车间”。扎实组织开展广南县省级试点工作,将马关县和富宁县列为州级试点打造,示范带动全州8县(市)因地制宜办好“家门口的务工车间”,累计吸纳3.97万人就近就地就业,兑现就业奖补资金584.58万元,实现顾家赚钱“两不误”,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两地分居等基层治理难题。

广南县圆梦社区“家门口的务工车间”

三是实施好“兴边人才集市”。在边境三县探索建立“兴边人才集市”,搭建边境农户(合作社)与人才智力资源高效对接的供需平台,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依托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东西部协作等载体,组建3个专家服务团,下沉服务43个边境村120次,解决问题326个,着力破解边境地区基层治理中人才储备不足、资源分散、服务不精准等问题。

探索建立“兴边人才集市”推动人才到田间地头指导产业技术,助力兴边富民。

激活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内在动能


州委组织部坚持把各方力量凝聚在党组织周围,确保基层治理人才济济、兵强马壮。一是凝聚党员先锋力量。扎实开展“深、联、帮”专项行动,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调研6800次、赴企调研1564次,为民办实事解难题2610个,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12个,化解信访事项315个,切实为基层减负、为发展赋能。建立党员应急动员发挥作用机制,实体化组建5支州级党员应急志愿服务分队,辐射带动县乡两级组建党员应急志愿服务队132支5264人,一支“准专业化”志愿服务队在抢险救灾一线积极发挥作用。

文山州林草火灾党员应急志愿服务队开展应急演练

二是凝聚群团组织力量。针对群团机构面临“资源少、力量弱、履职难”等问题,通过党建带群建,整合工会、团委、妇联等群团组织资源和力量,创新组建群团“联盟”,建立党建引领基层治理“6+1”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机制,合力筹集资金近亿元,建设“一乡镇一游泳池”107个、农村寄宿制学校“希望澡堂”509个、“少年儿童之家”1022个,累计开展服务活动15万次,真正把“小机构”建成了“大块头”。群团“联盟”改革案例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

文山市德厚镇中心学校希望澡堂

三是凝聚人民群众力量。不断探索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马关县为试点,采取“1+N+1”模式组建村级共建理事会,推动群众在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等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形成民生福祉与治理效能协同并进的良好局面。

当治理有了温度,幸福便有了质感。从近年来的实践探索来看,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基层治理,党建引领是核心,群众参与是基础,社会和谐稳定是目的。”下一步,州委组织部将持续抓住党建引领这个“牛鼻子”,把党建引领的理念植入、载体落地、触角延伸嵌入基层治理的各个环节,全面提升治理效能,让边疆人民群众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多、安全感更有保障。

(来源:州委组织部)

(编辑:郑泽娅 美编:张振飞 二审: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