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州:深化基层治理创新 筑牢平安建设根基|决胜“十四五” 迈上新台阶
发布时间:2025-10-17 11:25:25
开栏语
时光迈入“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文山的每一步前行,都连着国家发展的“大棋盘”,更系着百姓的“小日子”。值此,文山发布特别推出“决胜‘十四五’ 迈上新台阶”专题报道。聚焦文山立足资源禀赋、找准战略定位的生动实践,记录全州上下以“干”破题、以“实”见效的奋斗身影,展现文山奋勇争先、干在实处的鲜活故事,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共同奔赴下一个五年的美好和幸福。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公安机关作为基层治理的主力军,文山公安始终坚持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通过机制重塑、科技赋能、协同共治等创新举措,推动基层治理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从“单打独斗”向“多元协同”升级,有力维护了全州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坚持机制重塑,夯实“派出所主防”根基
文山公安始终把“派出所主防”置于公安工作的基础性、先导性位置,自2024年以来,持续推进为期三年的“加强新时代公安派出所行动计划”,进一步厘清派出所职能定位,畅通派出所警务运行,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基层治理体系。
在组织架构上。打破部门壁垒,探索建设州、县(市)两级公安机关基础管控中心,实行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负面清单,实现警种部门资源整合、力量统筹,有效破解基础工作多头下发、效率低下、评估不准问题。截至目前,派出所办理刑事案件占比降至25%,基层派出所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治安要素管理、隐患排查整治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确保各类风险隐患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

在警力调配上。实施“下沉助基”工程,新入职民警全部充实到基层一线,机关常态下沉警力支援派出所。同时搭建实战化培训平台,通过“小班”实操培训、“微课件”视频教学、经验交流座谈、脱产培训等形式,聚焦矛盾化解、风险排查等核心技能开展专项培训,不断提升基层业务能力水平。目前,全州派出所警力占县级机关47.88%,社区民警占派出所警力59.78%,有力夯实社区警务基础。

在标准建设上。成立全州公安机关“强基办”,细化命案防控20条措施,制发加强命案防控工作六项机制、命案防控“三张清单”,实现基础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2025年以来治安和刑事案件“双下降”,有效维护全州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
聚焦矛盾化解,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
针对基层矛盾纠纷多样多发特点,我们创新发展“源头预防、前端化解”路径,有效防范“民转刑”“刑转命”案件。
做优风险研判。在全州范围内,全量排查矛盾纠纷并录入“一标三实”系统,对未调处的矛盾纠纷开展梳理分析、立案建档、综合研判、督办催办。经统计,全州公安机关共排查录入矛盾纠纷信息1.3万余起,化解1.2万余起,化解率91.82%。以重复警情、投诉、举报梳理为抓手,通过矛盾纠纷定期回访、动态跟踪,研判梳理重大风险矛盾纠纷698条、重复高风险警情654条,对128起涉山林土地突出矛盾纠纷进行盯办督办,严防矛盾纠纷升级激化为“民转刑”“刑转命”案件。

做好实质化解。构建“综治中心+派出所+N”联调联处工作体系,深化“三所联调”机制,有力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实现由“单打独斗”向“齐抓共管”转变。建立矛盾纠纷分级调处机制,对总体可控的“黄色”预警纠纷,派出所联动调解员和律师就地化解,对较难化解的“橙色”预警纠纷,派出所提请综治中心召集“三所”力量及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化解,对难度高、风险隐患大的“红色”预警纠纷,由州、县(市)公安局向同级党委政法委汇报,统筹力量共同攻坚化解。据统计,高风险矛盾纠纷评估率、包案率均达100%,矛盾化解周期从平均7天压缩至36小时,群众满意度达95%,“民转刑”案件数同比下降21.8%,有效维护基层和谐稳定。

做实经验推广。目前,全州涌现出了“平安志愿者”服务队、畴阳义警队、马关矛盾纠纷化解攻坚队等16个具有文山特色经验做法。其中,广南、富宁经验做法入选全省公安机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典型经验战法,多个派出所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全州各地的典型案例、经验做法,不仅成为全州学习借鉴的“教科书”,而且推动实现了以“小切口”解决“大隐患”。
强化科技赋能,打造“数字枫桥”新样板
文山公安积极构建“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将科技手段深度融入基层治理各环节,推动治理效能质的飞跃。
搭建一体化数据平台。优化完善“一标三实”数据抽查工作机制,建设“一标三实”应用系统本地数据库,有效助力侦查破案、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出租屋流动人员管理,推动基层治理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范”转变。

创新智慧应用场景。研发的旅店异常数据分析模型,在全国公安治安部门行业场所治安管控数据建模比赛决赛中荣获三等奖。我们还创新推出和优化了酒店实名登记、未成年人入住等5类预警模型,做到既方便了民众,又便于管理。截至目前,全州2309家旅店覆盖率达99%。


推广智慧治理模式。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建立“必到点、必巡线”动态巡防体系,对治安复杂地区开展全天候巡查,“两抢一盗”和多发性案件基本遏制。我们对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示范城市建设标准,推进全州重点行业、场所、部位及公共交通领域全覆盖安装安防设施,全州加油站、城区、乡镇中小学幼儿园“智慧内保”基本实现全覆盖,安防建设基本实现“4个100%”目标,全州银行机构安评率和公立医院安防率均已达标。
深化警民联动,探索完善常态化消除治安隐患有效方法
文山公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推动形成“警民同心、共建共享”的基层治理生动局面。
健全警民沟通机制。深化“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派出所所长定期走访村居,社区民警每周与基层干部联系见面,累计邀请群众走进警营2.7万余人次,联系见面1.2万余次。通过“村湾夜话”“警民恳谈会”等形式,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收集意见建议3200余条,解决民生实事280余项。

壮大群防群治力量。主动融入基层治理“一网兜”,构建“1名社区民警+1名专职网格员+N名辅助力量”的网格体系。组建以社会群防群治力量为主的“千名义警”队伍,开展文山“平安志愿者”志愿服务品牌创建活动,配备驻所人民调解员1572人,协助开展重点区域巡逻守护、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治安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形成警民联防良好工作格局,助推基层治理工作取得实效,全州盗窃、打架斗殴、“两抢”、诈骗等可防性案件发案同比下降28%。

全面开展乱点排查整治。攻坚12个关乎民生福祉的社会治安重点领域,同步制定治安乱点排查整治工作六项制度实施细则,为全州治安环境长效常治奠定坚实基础,成效获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相关经验做法,获公安部、省公安厅10余次通报表扬。同时,先后组织部署集中打击整治行业场所涉黄涉赌违法犯罪、重点单位内部安全防范集中整治和打击治理跨境赌博、打击治理农村赌博违法犯罪“清风”等多项行动,有针对性地做好重点行业、区域突出治安问题整治,有效净化全州社会治安环境。


基层治理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文山公安将持续深化机制创新、科技应用、警民联动,不断织密平安防线、提升治理效能,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筑牢基层治理根基,为文山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来源:州公安局)
(编辑:郑泽娅 美编:张振飞 二审: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

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180 号
文山评议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