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代表通道】回应民生关切 畅谈履职心声

发布时间:2025-01-08 15:39:45  

1月8日上午,文山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前,6位来自不同行业的州人大代表亮相“代表通道”,就文山州县域医共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打造巩固提升、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招商引资等方面,展现履职风采、回应社会关切、彰显使命担当,传递两会好声音。

统筹招商“一盘棋”,抓好招商引资工作

近年来,文山州采取一系列措施全方位服务企业,全州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围绕州委十届八次全会、州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州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目标,如何做好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

州人大代表、文山州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骞:2025年,文山州投资促进局将按照州委、州政府安排部署,统筹招商“一盘棋”,抓好全州招商引资工作。聚焦绿色铝、三七中药材、现代农业,康养旅游优势产业,做好“换、聚、促”文章,以资源换产业,以园区聚产业,以口岸促产业,以市场化理念加强目标企业和项目研究谋划,“大商小商”一起招,着力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拓展招商渠道,联动合力招商。突出党政“一把手”、商协会、驻点招商加强省投促局、州直产业主抓部门、8县市政府工作联动,按照“共同谋划项目,共同开展招商、共同建设招商项目和目标企业库,共同解决企业困难,共同推动项目落地”“五共同”,形成全州招商新合力。按照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转变招商理念,建立招商项目全程管理机制,对招商项目开展事前评估、事中决策、事后评价,规范招商引资行为。同时,服务好,培育好现有企业,用好招商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和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平台,常态化走访企业、为企纾困,促进企业再投资、再扩产、再上新项目。

同向发力,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文山州在贯彻国家医改精神,构建科学合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让更多群众享受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改革红利方面取得什么成效,下一步怎么做?

州人大代表、文山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冉永富:近年来,我州始终围绕“县级强、乡级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的目标,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思路,州、县(市)、医共体内部同向发力,多措并举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统筹谋划各项工作,实行行政扁平化、业务垂直化管理,下放医共体经营管理自主权,全面激发医共体运行活力、服务效率和发展动力;抓好医共体内部资源下沉、分级诊疗、信息化建设等关键环节,落实好医共体内部制度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同质化水平提升等关键措施。通过系统重塑医疗卫生体系和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州建成三级医院7所、二级医院18所、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0所,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标准比例的98.3%,进一步增强了服务能力。全州共组建医共体总医院8个、牵头医院9个、成员单位152个,8县(市)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均已达到紧密型标准,塑造了一批特色品牌。推动人员、技术、服务、管理“四下沉”,2024年,牵头医院帮助基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32项,为基层提供远程心电、影像、检验等诊断服务40.64万人次;州内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4.5万份,减少患者检查检验费用支出约173.28万元;派驻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级及以上医师开展诊疗2.9万人次,群众就医的便利性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下一步,文山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健全管理体制、强化部门协同、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监测评价,确保医共体建设稳健发展。

深耕蔬菜产业,打造“菜篮子”基地

近年来,文山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成效明显,特别是冬春蔬菜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份额不断提高,文山州有哪些做法和成效,下一步将如何巩固打造提升?

文山州人大代表、文山州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侯光福:近年来,文山州通过发挥资源优势、培育市场主体、打造蔬菜品牌等方式,推动蔬菜产业发展。目前,全州蔬菜种植面积已达到130万亩,累计总产量200万吨,农业综合产值60亿元,每年销往粤港澳大湾区的蔬菜已达30万吨。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以砚山蔬菜示范县为引领,辐射带动文山、丘北、广南等县(市),大力发展冬春蔬菜,全州累计建成露天水肥一体化叶菜类蔬菜基地10万亩。先后引进和培育了福之口公司、松南公司等蔬菜企业80余家,合作社400余个,流转土地10万亩。带动全州种植蔬菜130万亩,建有田间蔬菜交易市场15个,田头冷库600余个、库容约80万立方米,已经形成了集群发展。目前,全州蔬菜产品中,绿色食品122个,有机食品24个,地理标志2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个。同时,注册了“砚山蔬菜”区域公用品牌,“云松南”牌奶白菜、上海青等蔬菜荣获云南省“十大名菜”称号。积极探索并推广“蔬菜玉米轮作模式”,既解决了耕地“非粮化”的问题,又提高了土地的产出率。文山州的蔬菜产业已经形成了有效稳定的联农带农机制,全州10万亩规模化蔬菜基地,每年可实现土地流转收入1.3亿元,农民就近就地务工收入4亿元,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下一步,文山州农业农村局将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市场主体培育,强化品牌打造,强化联农带农机制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高效农业、智慧农业,加快构建“1+4+N”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把文山的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打造成为文山最具特色、最有活力的增收致富的产业基地。

抓好项目建设,推动文山高新区经济发展

文山高新区的三七产业集群发展已被列为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025年文山高新区经济发展有什么计划,将达到什么效果?

州人大代表、文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杨绍敏:2025年,文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围绕现有企业产能全面释放、在建项目投产运营、前期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全力推动翻番倍增。围绕绿色铝和三七生物医药产业,认真做好现有企业的服务保障工作,确保企业全面释放产能,不减产、不退库、不萎缩。确保2025年完成现有企业工业总产值202亿元以上,增长3.6%以上。把在建项目年内建成投产纳统作为保障园区经济目标完成的必要增量,全力抓好项目建设,重点抓好云南剑涛60万吨绿色低碳铝基材料一期6月投产运营;加快推进文山三七集团三七数字化产地加工中心项目、金属镓项目建设,确保今年一季度投产;协调推进文山复烤厂、华信守正、三七产业集群等项目进程,确保年内建成投产。把前期项目年内动工年内投产作为实现园区经济目标的必要补充,围绕云铝股份年产20万吨高精板带项目、浙江汉科工贸年产6000万只铝制不粘锅项目、浙江保康年产300万只高端铝合金汽车轮毂项目、玉乡农生姜加工项目、滇越中药材加工项目、意德电子产业园等已签约项目,加大前期要素保障力度,力争年内建成投产运营。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紧围绕正在洽谈的修正药业、华润三九、俄罗斯铝业等企业,加大洽谈和跟踪服务力度,多方整合资源,争取项目早签约早落地早投产,做大文山高新区产业盘子。

落实“四个优先”,推进边疆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文山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力实施“教育强州”战略,全州教育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麻栗坡县是如何推进边疆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州人大代表、麻栗坡县政府副县长罗静:近年来,麻栗坡县始终把教育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计,千方百计优先发展教育。在组织领导上落实教育优先,书记县长带头,县处级领导、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挂联实体学校,除到学校上思政课外,共同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在投入建设上落实教育优先,在用地、资金、项目等方面优先保障教育。把最好的位置、最好的土地用于教育,投入资金7.3亿元,在县城区建成了3所高中,学校占地面积达1031亩,占县城建成区面积的11.6%。多渠道争取外援项目、社会捐赠等资金优先投向教育,十年间校舍面积增加了26万平方米。在队伍建设上落实教育优先,优先保障教育人才引进,“十四五”期间,多渠道引进教育人才1000余名。建立教师激励和关爱机制,县级财政每年安排800万资金用于表彰激励先进。帮助特殊困难教师和学生,解决实际困难问题。利用外交部、上海帮扶优势,引进国内、省内知名学校教师来麻支教帮扶,同时选派县内教师到对口帮扶学校跟岗学习,教师综合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在改革创新上落实教育优先。下放人事权到学校,由学校自主考察任用校级以下领导。推行集体备课、名师优质课、新教师磨课、“一对一”导师制等,探索形成独有的教育教学模式,教学成绩不断得以提升,县民中示范校作用凸显并一直走在全州前列。下一步,麻栗坡县将认真抓好《文山州教育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措施》的落实,举全县之力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努力办好边疆人民满意的教育。

以“三区”建设为引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近年来,文山州创新实施平远片区“三区”建设,示范引领推动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稼依镇取得哪些成效,今后将如何巩固提升“三区”建设的成色?

州人大代表、砚山县稼依镇党委书记马福皓:文山州平远片区“三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砚山县稼依镇通过抓实项目落地,争取更多优质项目落地实施,全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抓稳产业发展,进一步擦亮“中国稼依辣椒城”品牌,并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为契机,确定了延链、补链、强链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开展精准招商,着力提升服务效能,引进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发展蔬菜产业6万余亩,开发就业岗位6000余个,有效吸引群众返乡入园、就近就地务工,促进群众增收。在丰盈“菜篮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创新生产轮作模式,实现蔬菜、粮食、烤烟等作物高效轮作,提升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抓好民生实事,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保障,不断完善服务保障措施,全镇“一老一小”认同感、归属感、获得感不断提升;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超过10万元。持续深化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成功举办平远片区“石榴红”系列之稼依镇第一届“开拓杯”篮球赛及“篝火晚会美食节”活动,陆续开展落太邑“花山节”、稼依“百姓大舞台”、大石坝壮家花饭节等活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平台不断丰富,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局面不断巩固。下一步,稼依镇将以此次会议精神为指导,积极融入平远“三区”建设工作中,以强劲党建引领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记者:杨月波 罗明磊 实习记者:陈才艳)

(编辑:李娟 排版:冯鹤 责编: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