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地区早期共产党组织及其活动(一)
发布时间:2021-06-24 10:01:03
大革命时期,随着广东革命根据地的形成,处于云南省通往广东必经之地的文山地区成为军事要地,自1927年起,上级党组织不断选派党员骨干来到文山地区开展工作,建立据点。
文山地区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旧址——洒戛竜村。
在文山县:1927年3月,蒙自籍中共党员李国栋受党组织派遣到与蒙自相邻的文山县洒戛竜村,以洒戛竜小学教师身份为掩护,以学校为依托,开展革命活动。同年秋,中共云南特委派党员向镇弼、严英俊到文山县做地方武装王汝为部的争取工作;10月到12月,又派党员杨立人(杨大经)、颜亨璧、严英武等到洒戛竜村协助开展党的组织建设工作。1927年12月,根据中共云南省临委的指示,成立了文山地区最早的党支部——中共洒戛竜支部。之后,在党支部的领导下,成立了洒戛竜农民协会,建立了小塘子苗族农民武装。
李国栋
在马关县:1927年秋,中共党员李国定受党组织派遣,到王汝为部驻马关县城的王世珍梯团任代表。年底,王世珍借口筹饷进军弥勒,李国定劝阻无效加之受到龙云政府的通缉,于是由组织安排转到个旧矿区当砂丁,从事工运工作。1928年2月,李国定根据党组织指示回到马关八寨,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发动和组织群众,成立农民协会,发展党员并建立中共马关八寨支部,于1930年2月组织发动了八寨农民武装暴动;1928年4月,在文山县活动的向镇弼按照上级党组织要求回到马关开设“之济号”商铺,建立秘密联络点,负责接应云南地方党组织人员出入国境,并做好昆明、蒙自、开远、文山等地的沟通联系工作。这一时期,云南党组织领导人王德三、吴少默、刘林元、张舫等到上海汇报工作等,都是由向镇弼护送出境越南后转达上海。
在麻栗坡县:1929年底到1930年初,中共云南省临委先后派中共党员刘碧华(刘泽忠)、杨静珊、杨素晖、金跃增和团员高荫萍到麻栗坡开展革命活动。1930年5月,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王德三深入麻栗坡县,与在麻栗坡活动的地下党员一起制定了《麻栗坡工作计划》。之后,刘碧华、杨静珊等按计划在学生中组织“读书会”“自治会”“演讲会”,开展革命道理宣讲,组织进步学生学唱革命歌曲;在董干对汛团防队宣传民族气节,提倡正义;在群众中组织“兄弟会”,并举办了30余人参加的“妇女培训班”。
修缮后的文山州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洒戛竜支部旧址。
1930年11月,由于叛徒出卖,中共云南省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省委领导人先后被捕牺牲。文山、马关、麻栗坡等地的地下工作者与组织失去联系,先后离开文山地区寻找组织。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共地下党在文山地区建立工作据点、传播革命思想、建立武装、举行武装暴动等一系列活动,将革命的火种深深地播撒在各族人民心中。
(徐梅)
(编辑:侯佑琴 排版:尹颖 审核: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