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党建引领“四必到”“五必访” 文山州“暖心”解民忧
发布时间:2023-01-15 11:29:16 阅读 19294
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化解
重大问题及时按程序上报
切实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防止“小事变成大事”
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2022年12月30日,中共文山州委组织部印发《关于广泛开展党建引领“四必到”“五必访”解民忧活动的通知》,当天下午就召开文山州党建引领“四必到”“五必访”解民忧活动部署暨网格排查起底会议。
“四必到”,即:有矛盾纠纷必到、有突发事件必到、有红白喜事必到、有不满情绪必到;“五必访”,即:长期外出返乡家庭必访、困难家庭必访、新分户家庭必访、留守家庭必访、特殊情况家庭必访。
辞旧迎新之际,州委组织部此举目的是什么?
每年春节,各地群众喜气洋洋,热闹非凡,但也是矛盾纠纷和各种事故多发期。同时,随着春节临近,人员流动聚集增加,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州委组织部此举,正是为了不断增强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基层治理“一网兜”落到实处,为做好新阶段农村疫情防控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工作启动以来,成效如何,一起来看看。
文山市:变“上访”为“下访”,变“坐等”为“出门”
文山市所有党员干部下沉一线网格,落实“三个全覆盖”,变“上访”为“下访”,变“坐等”为“出门”。截至目前,共走访矛盾纠纷户625户、突发事件户49户、红白喜事户473户、不满情绪户323户,长期外出返乡家庭1934户、困难家庭2465户、新分户家庭241户、留守家庭875户、特殊情况家庭1158户。
针对“到”“访”排查出来的情况,按照轻重缓急,党政领导班子带头由难到易认领,干部职工逐一分配,将有困难的群众进行网格化管理,组织力量第一时间化解,重大问题及时按程序上报,杜绝“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砚山县:杜绝“民转刑”“刑转命”
砚山县组织村(社区)干部、小组干部、党员志愿者开展入户排查矛盾纠纷758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699起;排查突发事件35起,解决突发问题33个;走访办理红白喜事793起,帮助协调解决问题684个;到访有不满情绪群众323次,帮助协调解决问题246个。走访长期外出返乡家庭发现问题197个,解决197个;走访困难家庭发现问题378个,解决360个;走访新分户家庭发现问题31个,解决问题31个;走访留守家庭发现问题190个,解决190个;走访特殊情况家庭发现问题100个,解决85个。
针对可能引发“民转刑”“刑转命”案件的矛盾问题,通过排查小组及时上报村(社),由村(社)牵头组织人员进行调处、化解,做到及时发现,就地化解。
西畴县:打造“红色”品牌
党建引领,强化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红色引擎”。不断健全完善矛盾纠纷、信访问题排查化解机制,构建“党委领导、综治协调、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格局。
重心下移,激活精细化网格服务“红色细胞”。截至目前,共有县级(一级)总网格1个,乡(镇)级(二级)网格9个,村级(三级)网格76个,片区(四级)网格330个,村小组(五级)网格1779个,十户联防(六级)网格6409个,配备各级专(兼)职网格长、网格管理员、网格员8750名并进行实体化运作,实现每个网格都有党员领衔,每户群众都有党员联系。
多元化解,打造“一站式”法律服务“红色阵地”。坚持协同联动共治,盯住问题抓、形成合力治,推动“单兵作战”转向“组团治理”。
麻栗坡:一网多能、一网兜底,“零距离”贴近群众
麻栗坡县将党建、综治、民政、城管、强边固防、疫情防控和社会治理等各类网格整合为7685个“全科网格”,把人、地、事、物组织纳入网格管理,实现一网多能、一网兜底,达到服务、事务“零距离”贴近群众。
开展“四必到”657次,化解问题385起,其中:有矛盾纠纷必到226次,成功化解186起;有突发事件必到28次,解决突发问题27起;有红白喜事必到326次,帮助协调解决问题107个;有不满情绪必到77次,帮助协调解决问题65个。“五必访”1841次,解决问题318个,其中:长期外出返乡家庭必访576次,解决问题31个;困难家庭必访509次,解决问题137个;新分户家庭必访43次,解决问题10个;留守家庭必访351次,解决问题71个;特殊情况家庭必访362次,解决问题69个。
马关县:组建“党政班子+村组干部+司法+公安”的调解队伍
马关县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作用,组建“党政班子+村组干部+司法+公安”的若干调解队伍,以问题为导向,重点从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家庭纠纷、邻里关系、遵纪守法等方面的隐患入手进行大起大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根据问题难度分为“立即发现立即整改”“当场发现过后谋划整改”两大类,对当场解决不了的问题经党(工)委研判后派出专项调解队伍,充分发挥调解队在协调利益、引导行为、化解矛盾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实现马关县130个村(社区)党建引领“四必到”“五必访”解民忧活动全覆盖。
截至目前,全县解决矛盾纠纷1367起;解决突发问题203个;帮助解决红白喜事中的问题814个;解决有不满情绪问题239个;到访长期外出返乡家庭948个,发现问题130个,解决问题120个;到访困难家庭2597个,发现问题385个,解决问题535个;到访新分户家庭164个,发现问题18个,解决问题16个;到访留守家庭1706个,发现问题200个,解决问题200个;到访特殊家庭1644个,发现问题162个,解决问题161个。
丘北县:促进基层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融合
丘北县围绕“一张网格、一套体系、一支队伍、一份清单、一体运行”开展“全科网格”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促进基层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相融合,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一网兜”,一网兜住烦心事。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乡(镇)网格划分编码10个。
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情况实行周通报,对推进情况不理想、效果不明显的定期进行情况通报,督促抓好问题整改。截至1月6日,全县共排查统计各类矛盾纠纷489件(其中,积案318件),已化解119件。
广南县:由“单兵作战”向“融合发力”转变
广南县实行领导挂包责任制、“一件一档一方案”,建立专门档案、明确化解稳控责任人、制定化解稳控措施。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现由“单兵作战”向“融合发力”转变,提速增效化解矛盾纠纷。
截至目前,“四必到”到访2003次,排查发现矛盾纠纷1141起、化解982起;“五必访”到访12329次,发现问题768个,解决问题750个。
富宁县:杜绝“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采取自愿申报和民主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按照一名干部具体联系几名党员、一名党员具体联系几户家庭的原则,开展摸排走访活动,并对排查出来的各类矛盾纠纷隐患进行情况分析,研究解决对策。
“四必到”,全县有矛盾纠纷到访1173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642起;发生突发事件43起,解决突发问题42个;办理红白喜事377起,帮助协调解决问题191个;有不满情绪到访107次,帮助协调解决问题77个。
“五必访”,长期外出返乡家庭到访1864次,发现问题127个,解决问题127个;困难家庭到访1605次,发现问题516个,解决问题515个;新分户家庭到访128次,发现问题8个,帮助协调解决问题8个;留守家庭到访742次,发现问题145个,帮助协调解决问题145个;特殊情况家庭到访1405次,发现问题211个,帮助协调解决问题209个。
党建引领“四必到”“五必访”
核心在于
把“到”“访”排查出来的问题解决好
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截至目前,全州104个乡镇(街道)走(到)访群众5.36万次,协调解决群众困难问题3000余个。下一步,文山州将持续优化工作措施,努力让这项“暖心”解民忧活动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扎实做好基层治理和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记者:熊明刚)
(编辑:陈慧 排版:尹颖 二审:李云淑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