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党建引领,让文山这家医院中医特色医术造福更多患者
发布时间:2024-10-31 17:29:00
前言:近期,州委社会工作部和州融媒体中心共同推出“党建强 发展强”系列访谈,邀请“两新”组织负责人、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或优秀党员代表走进直播间,介绍“两新”组织抓党建促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展示基层党建工作的丰硕成果,讲述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
10月31日下午,文山郑保骨伤科医院院长郑玉华、党总支书记粟欢、三支部书记徐晓丽,走进文山州融媒体中心综合广播《972面对面》访谈节目的直播间,向大家讲述文山郑保骨伤科医院如何通过党建引领,让郑氏骨伤中医特色医术和郑氏黄帝九针医术造福更多患者。
“我家的先祖郑光逵曾经是清宫廷御医,从到文山定居行医算起,已经有300多年了,现已历经10代传承。我是郑氏第八代中医传承人。”直播中,郑玉华首先介绍自己以及医院的概况和医院党支部建立的情况。文山郑保骨伤科医院总占地面积21亩,总建筑面积2万余平方米,现开放床位317张,有职工240余人。医院临床、医技、行政管理科室齐全,符合中医专科医院的标准和要求。
“医院于2007年成立党支部,2011年成立党总支,现有党支部5个,党员78名,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健全。可以说,我们医院能够发展到今天这个规模,党组织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郑玉华介绍。
“在建院之初,医院就希望通过成立党支部,将党的智慧和经验运用到医院管理工作中,确保医院的发展方向不偏离党的要求。”文山郑保骨伤科医院党总支书记粟欢介绍道,2011年,经上级党委审批同意,批准文山郑保骨伤科医院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党总支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医院发展,把党建工作作为引领和保障各项工作发展的“红色引擎”,不断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建强战斗堡垒,为医院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郑氏黄帝九针”中医针灸,2022年被云南省政府批准为第五批省级非遗,2023年九针非遗工坊获批为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非遗工坊。郑玉华在谈到“郑氏黄帝九针”时说,郑氏“黄帝九针医术”源于《黄帝内经》,主要调节人体阴阳平衡、疏通人体五体痹,疏通经脉之痹症,调节营卫二气,治疗内、外、儿、妇等各科多种疾病和疑难杂症。“主要诊疗疼痛性疾病、骨伤骨折肿痛、骨性及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股骨头坏死、中风后遗症、抑郁症、强迫症、多动症、精神分裂症、脑瘫、截瘫、带状疱疹引起的神经痛、面部神经痛、面瘫、痛风、耳鸣、失眠等病症,疗效显著。”
据悉,由于“九针”具有安全性高、见效快、病痛小、成本低、治疗时间短、无副作用、受众广等显著特征,特别是针对一些疑难病治疗效果显著,每年来文山郑保骨伤科医院应用“九针”治疗省内外患者3500余人次,医院年均诊疗来自全国各地、东南亚国家和美国的患者5万余人次。近五年来,医院还组织医护专家到偏远学校、农村社区、革命老区、边防军营等地区,累计应用“九针”为1.2万余人次群众、学生、子弟兵义诊,义诊费用折合90万余元,共为4279名家庭贫困的住院患者减免医疗费395.8万元。
精湛高效、疗效显著的郑氏特色骨科医术不断受到患者认可,增强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国内外患者慕名而来的同时也对医院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院医护人员将‘厚德、精医、尚新、利民’医院宗旨贯穿医疗服务全过程,中西医结合提高临床疗效,开展‘视患者为亲人’主题党日活动,比如党员带头为住院患者过生日,帮助活动不便的患者洗头、洗脸、洗脚,用初心、爱心、耐心为患者打造充满希望、幸福温馨的‘康复家园’,获得社会各界和广大患者群众的好评。”粟欢在谈到结合党建工作,提升医院服务质量时说。
医院三支部书记徐晓丽表示,为建设热心、放心、爱心“三心”医院,医院的党总支、工会、团总支、妇联始终坚持以“救死扶伤、增进人民群众健康”为使命,树牢以人为本、患者至上人文关怀服务理念,牢记厚德、精医、尚新、利民郑氏祖训,着力打造热心、放心、爱心“三心”医院。
(记者:廖志文)
(编辑:刘虹 排版:冯明兰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