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聚焦两会】以办理建议展现人大担当 州人大代表走进直播间
发布时间:2025-01-09 19:23:10
1月9日下午,州人大代表、砚山县阿猛镇党委书记普荣华和州人大代表、文山州生态环境局文山市分局生态环境监测站工程师梁昌秀走进文山州融媒体中心综合广播《972面对面》访谈节目直播间,讲述他们在过去的一年,提交“州两会”的建议办理情况。
直播中,州人大代表普荣华谈到,去年他和另外两位来自阿猛镇的人大代表向州人代会提交了三件关于完善阿猛镇基层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都得到了办理和落实。
“三件建议分别是《关于解决砚山县阿猛镇阿绞村委会石洞门村小组排污沟建设资金的建议》《关于建设砚山县阿猛镇小各大村委会中科目村小组至陆汉冲生产道路的建议》和《关于砚山县阿猛镇阿猛村委会木期冲村小组改造道路两旁排水沟的建议》。三件建议得到了州人大常委会的高度重视,不仅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并及时交由州级相关部门办理落实,而且安排人大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26万元给予支持,确保了三件建议办理按时完成,让建议涉及的村寨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真正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普荣华说。
普荣华对三件建议详细介绍道,石洞门村小组地处砚山县和丘北县交界处,村内有一条100多米长的自然沟渠,由于得不到治理,雨水季节洪水溢过沟渠顺势漫灌,给群众的出行安全带来了隐患,同时,因为没有规范的管理,该沟渠也成为群众倒垃圾、排污水的场地,严重影响了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
“《关于解决砚山县阿猛镇阿绞村委会石洞门村小组排污沟建设资金的建议》提交后,纳入州人大常委会2024年代表建议专项经费办理,并给予8万元专项资金补助。该项目于去年7月份动工,9月份完工,排污沟的建设使该村160多名群众受益,不仅解决了出行安全问题,还提升了人居环境,让村庄更干净、整洁。”普荣华介绍。
普荣华表示,另两件建议也得到州人大常委会的大力关心和支持,分别安排10万元、8万元专项资金补助。阿猛镇小各大村委会中科目村小组至陆汉冲生产道路项目建成后,惠及300多名群众,不仅修成了便民路、安全路、暖心路,还架起了干部群众之间的“连心桥”。阿猛镇阿猛村委会木期冲村小组道路两旁的排水沟在得到改造后,也使村内污水横流的情况得到彻底解决,村容村貌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大大改善。
代表建议传递着人民呼声,凝聚着人民期盼,也承载着人大代表沉甸甸的责任。州人大代表梁昌秀去年提交的是一份涉及民生的议案,关注的是孩子们上学的问题。
“我对我州教育领域一直都比较留意关注,经常会与不同的家长谈及孩子教育,其中我发现一家多娃分散在不同片区的学校,接送‘老大难’的问题多次被提及和反映,成为困扰众多家庭的一大问题。因此,我就做了更进一步的调研统计,发现这种情况已然成为影响我州二孩、三孩政策落地的一大因素。本着以‘小切口’撬动‘大民生’的原则,我觉得自己作为一名州人大代表,应该为群众呼吁,于是在去年我就提交了《关于解决文山市区多孩分散入学问题的建议》。”梁昌秀谈到提交建议的初衷时说。
建议提交后,承办单位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推进措施。梁昌秀介绍道,一是科学合理划定学校招生片区。比如文山市招生片区划定图的不规则形状,就是综合相关区域的不同人口密度的结果;二是鼓励推动多孩同校就读。文山市探索推出的“长幼随学”政策以及双(多)胞胎适龄儿童少年同时参加同一所学校摇号时,可确定1人作为代表参加摇号的政策就深得人心;三是开通校园公交专线解决家长接送难题。比如文山市在2023年已开通13条校园公交线路的基础上,2024年新增校园公交线路5条,有效解决了部分师生的出行需求;四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增加城区学位资源。2024年,全州新建和改扩建县(市)城区学校项目26个,增加学位1.96万个,有效缓解城区学位紧张情况。
梁昌秀表示,政策的实施效果很好,获得了社会的好评,赢得了群众的点赞,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多孩家庭“接送难、多头跑”的难题,真正体现了党和政府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事项记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中。
直播中,普荣华和梁昌秀均表示,在今年“州两会”上,他们都带来了新的建议。
“今年我带来了三个建议,仍然是道路修缮、路灯安装等基础设施补短板的问题,每个建议都承载着群众的深切期盼。”普荣华说。
“今年我带来的建议是聚焦城市管理提出的,期盼能为文山城市建设和发展尽心献力,一起把文山建设得更加美好。”梁昌秀说。
(记者:廖志文)
(编辑:李娟 排版:冯鹤 责编: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