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失眠发作怎么急救?
发布时间:2023-08-01 10:14:06
1.进行放松训练 快速舒缓压力和焦虑
放松训练是目前大家常听说和最容易帮助入睡的方法。
①最常见的白噪音
比如听大海的声音,下雨的声音。白噪音是指各个频段上的功率谱密度是一样的,所以听起来就像是无限的重复一种声音,有降噪除烦的效果。
②渐进式肌肉放松
比如渐进式肌肉放松,这是一种通过逐渐放松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来达到全身放松的方法。
开始时,紧张并收紧一部分肌肉,然后缓慢释放并松弛这些肌肉。逐渐地,你可以将这种放松扩展到全身。
研究表明,渐进性肌肉松弛法可以减少入睡时间和提高睡眠质量(Morin,2006)。
渐进式肌肉放松一开始可以跟着音频的提示来进行,熟悉之后按照顺序依次放松肌肉即可。
渐进式放松训练可以消除人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紧张状态,可使正常人提高健康水平,还可作为治疗心理疾患的辅助手段。
③正念冥想
正念冥想,又被称为正念静观或正念禅修,起源于佛教传统。它强调通过专注和觉察当下的经验来培养内心的平静。
正念冥想的核心是觉察自身的思维、感受和感觉,而不进行评判或反应。通过训练意识,人们可以觉察到思维的流动、情绪的变化和身体的感觉,从而培养一种更加客观和接纳的态度。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放松训练,比如呼吸训练,温水浸泡等,目的都是通过减少心理压力、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平衡和促进身体的放松来改善睡眠质量。
2.调整睡眠行为 快速恢复睡眠动力
①建立稳定的睡眠习惯
保持稳定的睡眠时间是调整睡眠行为的重要一步。我们的身体有一个内在的生物钟,它会根据我们的日常生活习惯来调整我们的睡眠-清醒周期。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并在早晨设定一个固定的起床时间。这有助于建立一个稳定的睡眠-清醒节律。
②建立良好的睡前习惯
避免刺激物:避免在睡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或茶,以及吃过多或辛辣的食物。这些刺激物会影响入睡和睡眠质量。
建立睡前准备程序:在睡前建立一个固定的准备程序,如刷牙、洗脸、更换舒适的睡衣等。这个程序有助于向身体和大脑发出入睡的信号。
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在睡前尽量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或电视。这些设备的蓝光会干扰睡眠激素的分泌,影响入睡。
规律的日间活动
保持规律的运动:进行适度的身体活动,如散步、慢跑或瑜伽,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
控制嗜好品摄入:限制饮酒和吸烟,因为它们会干扰睡眠。
避免午睡过久:如果你在白天需要午睡,尽量限制在20-30分钟内,并避免在晚上太晚睡觉。
3.调整负面心理 快速提升情绪能量
负面情绪是人们对于压力、挫折和不愉快事件的自然反应。它们可以包括焦虑、沮丧、愤怒等情绪。然而,如果负面情绪长时间存在并影响日常生活,就需要采取积极的调整措施。
①改变消极思维模式
自我观察:开始观察自己的内心对话和思维方式。当出现负面思维时,尝试将其转变为积极、现实和建设性的想法。
证据评估:质疑自己的消极思维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支持。寻找更多的证据来评估事实,并找到更合理和积极的解释。
情绪重塑:学会用积极的语言和情绪来对待自己和他人。培养乐观的态度和心态,鼓励自己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
②寻找支持和建立情感连接
与亲友交流:与亲友保持联系,分享自己的情感和困扰。他们的倾听和支持可以帮助我们释放压力,获得情感安慰。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负面心理持续存在或影响到生活质量,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是明智的选择。他们可以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帮助我们调整负面心理,并提升情绪能量。
参加支持群体:加入相关的支持群体或社区,与有类似经历的人交流,分享彼此的情感和经验。这种共同体的支持可以让我们感受到理解和认同,减轻负面情绪的压力。
③培养积极的心理状态
感恩练习:每天花一些时间思考并记录下自己所感恩的事物和人。感恩的心态能够改善情绪,培养乐观和满足感。
培养兴趣爱好:寻找并投入自己喜欢的活动和爱好。这些活动能够带来快乐和满足感,转移注意力,减轻负面情绪的影响。
积极思考:培养积极的自我对话和内心话语。关注自己的成就和优点,鼓励自己面对挑战和困难。
(来源:中国睡眠研究会)
(编辑:唐雪娇 排版:王南 责编:吕静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