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康养文山”访谈:冬季如何解决皮肤瘙痒的问题
发布时间:2024-01-12 10:42:54
皮肤是健康的一面镜子,通过观察皮肤变化就能发现身体的一些健康隐患。1月11日下午,文山州人民医院皮肤科风湿免疫科主任左卫堂、副主任医师石英,走进文山州融媒体中心广播综合频率“康养文山”访谈节目的直播间,与大家聊一聊秋冬季如何解决皮肤瘙痒以及保护和修复皮肤的相关话题。
直播中,左卫堂首先谈到了皮肤的功能,他说,皮肤可以抵御外界有害物质、刺激物、日光进入,同时也具有保湿及抗炎作用,能防止皮肤表面微生物或体外化学物质侵入而造成的损伤。
“皮肤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理论上是28-30天为一个更新周期。轻微的皮肤受损,角质层一般45天左右可以修复;中度的皮肤受损,坚持正确的皮肤护理方式也需要3-6个月的时间恢复。仅靠皮肤自愈能力来修复,就需要看肌肤受损程度了,但这很有难度。”左卫堂说。
关于皮肤的显老和皮肤松弛与下垂的预防,石英介绍道,皮肤显老有五个表现,包括皱纹和细纹、肤色不均、皮肤下垂、头发变化和松弛和眼部变化。
“预防皮肤下垂和松弛,可以定期进行一些适度的运动,这样有助于增强肌肉支撑、提升皮肤的紧致度,并提升身体的整体稳定性。此外,体重快速增减也可能会导致皮肤拉伸或失去弹性,所以保持稳定的体重可以减少皮肤松弛的风险。还有坚持有氧运动、避免过度减肥、皮肤按摩、防晒、作息规律、心情舒畅等,或者到正规医院借助医美项目进行皮肤下垂和松弛的预防及治疗。”石英说。
对于皮肤瘙痒的问题,石英继续介绍,冬季气候气温下降,皮肤血管收缩,汗腺和皮脂腺分泌物减少,角质层的水分减低,皮肤变得脆弱,失去弹性,容易使皮肤神经末梢受到刺激,从而对外界变化和刺激变得敏感,故机体就感觉到瘙痒。
“保湿能够保护正常的含有油脂和其他成分的皮肤,在洗澡后应立即保湿以提高皮肤的含水量。低PH的洗剂,如润肤剂在保持皮肤表面正常的酸性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洗剂保护了皮肤屏障的功能,而酸性的皮肤环境能够减少皮肤的易激惹性,减轻瘙痒。”石英建议,进入秋冬季节后,皮肤会变得缺水干燥,甚至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在秋冬季节皮肤的补水是非常重要的。
“秋冬季常见的皮肤病包括:皮肤瘙痒症、特应性皮炎、湿疹、荨麻疹、银屑病、鱼鳞病、手足皲裂、冻疮、水痘和带状疱疹等。”石英说。
那么,秋冬季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呢?吃什么才能保护皮肤呢?石英说,饮食需要注意补充水分、蛋白质和脂肪酸、维生素及矿物质,达到营养均衡。“一定要少吃糖,少吃加工食品,奶制品过敏的少喝,少吃草本植物油,防止长时间暴晒。每天要足量喝水,至少要喝1500毫升水,白开水、淡茶水等都是正确的选择,尽可能远离含糖饮料。大多数蔬果中含有90%以上的水分,这也是皮肤补水的重要来源,最好做到顿顿有蔬菜,天天有水果。”
“富含蛋白质和脂肪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物可以多吃,比如深海鱼、西红柿、牛油果、西兰花、核桃、甜椒、扇贝等。”石英建议道。
石英还谈到了冬季洗浴时需注意的问题,一是水温控制在38°C左右;二是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三是洗浴后使用保湿剂。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同时患有干燥性皮肤疾病,石英建议减少洗浴频次及使用沐浴露的次数。
(记者:廖文)
(编辑:谢思思 排版:张振飞 责编:郑泽娅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