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韦林梅:廉,是一种“克己”
发布时间:2024-10-17 16:37:19
廉,是一种“克己”
(砚山县2024年“清风拂砚·文化叙廉”廉洁文化作品征集活动文学类二等奖作品)
“贪者,如火,不遏则燎原;欲者,如水,不遏则滔天!”
汗牛充栋的历史书不止一次记载过因贪鄙而身死国灭的故事,甚至总结出了金科玉律般的“规律”,腐败问题是涉及国之根本的政治问题,历来为严法之禁,犯者决无姑息,为什么仍有如此之多的人愿意以身犯险,以命博财?
究其根本,抛开纷繁的原因,无非是遏制不住自己的贪念罢了!
所谓,贪者爱财,取之无道。为政者既有造福一方的重任,也有修身齐家的要务。顶上之冠犹如悬剑,当为官者坐在如此重要而耀眼的位置上时,凡所思所言所行皆已是众目睽睽了,各级要员在承办国家要务、施布益国利民要政之时,须备尽忠直,若在此过程中,以私道求荣,欲盖弥彰,其愈加掩饰,人愈记之,身败名裂不是君子之道,其置个人荣辱乃至身家性命于不顾,弃权力之重器于身外,自剪悬头利剑之绳,明珠弹雀,以大失小,实为可笑!看看国家纪委监委网站上的日常通报、看看人民日报转载的那些落马“老虎”与清廉云南上的“苍蝇”,哪个不是位高权重,哪个不是曾经置身于关键岗位上的关键要员?
曾经风光无两的人物,一念之差,越走越远,结果,“无明夜攒金银,都做充饥画饼”,万民唾骂,贻笑大方。
拿个人性命乃至家族荣辱搏财,这是爱财吗?这样的财是真正的“财”吗?
那是索命绳。
既受妄财,总有彰露之时。《易》“象”,分潜象、成像、迹象,所谓“天垂象”,我们可以理解为“因果垂象”,小官巨贪也好,大官小贪也罢,这与“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本质同理,不要以为算无遗策,百密终有一疏,伪装得再好,总免不了“欺心”!
何不洁身自好,安安稳稳,妥妥当当,善始克终,功成身退,玉成其美呢?
宋濂《拙庵记》说京官中书勾管徐德敬“居京师,处一室,不垩不华,仅御风雨,环庋图书,置榻其中”,耐得住寂寞,清心寡欲“宾客不交,请托不通”。
这就叫“克己”。
如不克己,朋友多想法就多,想法多了就管不住自己……
横靠山头,与旁门左道勾肩搭背,看似莺歌燕舞好不自在,其实自取其辱,这类人聪颖机敏,能力可嘉,却没能做到“克己”,在糖衣炮弹前一败涂地,受之贿赂,即使一时不得暴露,案发必亡其身,所谓“大风有隧,贪人败类”!上有青天下有厚土,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东窗事发,削职入狱,红楼幻梦付之东流,幡然醒悟为时已晚,蹈成覆辙,成他人之镜鉴,廉政之警钟,即便涕泗横流亦无济于事矣!
权,国之重器,贪,国之蟊贼!以国器肥己之私,慷公家之慨,好比馋人自食其肉,诸位可见过吃自己肉的昆虫?肉尽,身灭!贪者或是从外收受贿赂,或是把罪恶之手伸向国库,或者摸向百姓钱包,是为不义之财,既是不义,自然如流水,内—恣情放逸,纵欲无度,外—自诩书中君子、百姓父母,恬不知耻高谈阔论,误人误国。
蟊贼既多不止,民怨四起!
古人曾言,“愚者多财生其过”,此类人不闻此振聋发聩的雷霆之声,走远不回头,忘记初衷,将入党宣言、任职宣言抛诸脑后,失去信仰,失去德性操守,好利贱义,一双黑眼睛不仅盯着官顶子还霸着白银子,不惜触犯法律,损害群众利益,一响贪安,难道他的心里就没有忧惧?
一落马某官员自陈道:“当官的就别想发财,要发财就不要当官,收受这些钱财的时候,我有的时候真的睡不着觉,有时候几天在家里沉思。”
谁也不是天生贵胄,起于市井、乡村者居多,蝇营狗苟、普普通通,在党和国家的培育下成长、进步,最后却罔顾“审慎”两个大字,真以为兄弟是“真兄弟”,骨肉皮是“真爱情”,放纵贪欲成为“蝇贪蚁腐”的一分子。
为政爱民之正道,“廉”才是活水之源,两袖清风,莲花暗香嗅的纤毫,闻得真切。清者:清廉为骨,匡正方直,公正为魂,历史明灯,时代瑰宝,悠悠长河,熠熠生辉!
在这物欲横流、诱惑重重的现代社会,做到坚守初心,不为外物所动,不为贪念所困更难能可贵!至于什么才是真正的克己奉公勤政为民,各人心中俱有一杆大秤,此文亦不过借古喻今抛砖引玉而已。
(来源:七乡文艺)
(编辑:刘虹 排版:冯鹤 责编: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