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砚山县江那镇书院社区党委
发布时间:2018-08-12 21:03:22 来源:文山新闻网
“五化”构建和谐社区 打造“家园”党建品牌
江那镇书院社区位于砚山县城西南城郊结合部,辖区面积1.5平方公里,下辖9个居民小组3098户9498人。社区党委下设15个党支部,党员148名。2017年社区集体资产1400余万元,年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社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80元。多年以来,社区党委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打通服务群众“最畅一公里”,做到“服务载体好、资源整合好、党员作用好、社区发展好”,以高质量党建促进社区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赢得了群众赞许。
党建工作规范化,打造坚强堡垒之家。书院社区党员队伍构成多样化,涵盖国家公职人员、农民、个体工商户等,社区党委积极探索社区党员网格化、精准化管理模式,紧盯居民小组党支部这一重点环节,以“沟通、互助、温馨、和谐”为主题,积极发挥社区党建“五大员”作用,从社区“两委”班子中选派7名党员骨干担任党支部党建工作指导员,赋予其基层组织建设“指导员”、方针政策“宣传员”、工作落实“督导员”、党风廉政“监察员”、联系群众“服务员”五大基本职责,实现“党建指导员”全覆盖,有效推动了社区党建规范化建设与服务联系群众工作。
组织生活常态化,打造凝心聚力之家。社区党委始终把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作为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体,每年年初制定“主题党日”活动计划,每月28日召开党委会议研究部署下月“主题党日”活动内容,推行“7+6+X”的模式开展“支部主题党日”,即抓实戴党员徽章唱国歌、重温入党誓词、诵读党章、集中学习、交纳党费、积分申报、政治生日7个规定动作,重点围绕“学习研讨、民主议事、事务公开、联系群众、志愿服务、岗位建功”6项内容开展支部主题党日,“X”即凸显月度重点。要坚持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相结合,紧扣年度党内重大活动、全县中心工作、社区重点任务,创新“支部主题党日”形式载体,充实完善每月党日主题,做到聚焦主题不跑偏、联系实际接地气,切实增强感染力和吸引力,党内政治生活制度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得以有效落实。
便民服务多元化,打造温暖舒心之家。成立社区老年协会党支部,组建一支以党员为主力、热心群众共同参与的300余人的居家养老志愿服务队伍,以提升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服务能力为重点,坚持开展“老年幸福餐桌”关爱行动,定期为老年人开展量血压、理发、宣传健康保健知识,开展节日慰问、扶贫济困等系列活动,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促进社区和谐与发展。坚持以“安民、便民、乐民”为目标,不断创新服务理念,提升服务质量。以便民服务窗口为平台,主动适应居民服务需求,按照“早提前、晚推后、周末和节假日不关闭”的思路,将便民服务时间延伸至八小时之外,做到窗口服务全天候、场所开放不间断,实现了社区服务与居民办事的“无缝对接”,构建起了社区365天全天候服务格局。
社区治理网格化,打造安居乐业之家。以社区党组织为中心、实行社区服务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形成“党员心中有群众,居民有事找党员”的和谐局面,党员特长和积极性得到有效发挥,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将社区细分为4个大网格,由党委班子成员分别挂钩,建立楼栋、楼道小组,延伸社区“五大员”作用触角,开展“户户联防”,对网格区域进行走访、巡查,详细掌握网格内治安、计生、安全生产、流动人口、邻里纠纷等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置,争取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社区管理网格,为社区管理提供了基础保障,真正实现了社区服务精细化。
活动阵地标准化,打造党员群众之家。以发挥阵地作用为重点,按照“社区办公场所最小化、公共活动空间最大化”的理念,大力优化整合社区现有办公用房,积极推进集中办公,实行“窗口化办公、一站式服务”,规范设置了为民服务大厅,设立了党务、政务服务窗口,并在社区统一设置了多个党员活动室和人大代表联络站、妇女之家、青年之家、多媒体教室、图书阅览室、活动广场等功能区,社区党员群众不仅可以在社区接受各类党性教育,也可以利用活动场地开展广场舞、健身操、节日文艺演出等各类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党群文化生活,营造了想去、能去、去有所获的良好氛围,让活动阵地真正“热闹”起来。
书院社区先后获得“砚山县平安社区”“砚山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砚山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被司法部、民政部表彰为第六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社区党委书记被授予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点击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