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杨廷友参加全州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现场会
发布时间:2018-09-01 08:35:50 来源:文山新闻网
文网讯 8月30日上午,全州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现场会在文山市新街乡牛么底村血橙、沃柑基地召开。州委书记童志云强调,退耕还林还草工作是各级党委领导的政治责任,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文山脱贫攻坚和永续发展的战略需要。全州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鼓足干劲,坚定信心,提高认识,把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作为文山新的经济增长点、产业的新亮点、脱贫的新办法,创新思路,完善措施,把退耕还林还草这个好事办好。
吴长昆、李云龙、杨廷友、李新、李军等参加现场会。
在现场观摩和情况介绍后,童志云指出,文山的生态环境脆弱,森林覆盖率只有51%,与全省、全国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大力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是文山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培育生态产业的需要,是脱贫攻坚的战略需要。
“发展绿色经济,建设文山的生态产业,退耕还林搞好了、退好了就是好产业。”童志云指出,就当前来说,文山退耕还林还草工作还存在退得不够、退得不好等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措施提升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实效。
“要积极探索先退后申请、先退后调整等新思路,确保2020年全州25度以上坡耕地应退尽退、15—25度坡耕地能退则退,圆满完成退耕还林还草任务,助推脱贫攻坚和跨越发展。”童志云现场下达了全州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任务,并要求要用新的模式,全面实施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一是“工程化退”,用机械工程化的模式退耕还草。二是“专业化退”,组织造林专业合作队、造林公司、外部企业参与退。三是“组织化退”,各级党委政府要统一规划、统一工作、统一组织协调,连片退;从城镇、乡村、交通要道周边退起,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从适宜发展经济产业的地方退,吸引更多资源参与,让群众看到退的效果、发展的希望。四是要“产业化退”,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重点发展林木、林果、林花、林药、林畜、林菌、林游、林草等“林下经济”。对退后没有能力发展产业的群众,要组织专业公司采取承包、流转土地等方式,把群众的资源盘活,带动发展产业。要加强企业诚信和市场风险防范,切实保障群众收益收入。要特别重视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制定专门的群众工作方案,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争取群众拥护、支持和理解。要加强督导督查,确保退耕还林还草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
(记者喻传宏)
(编辑:罗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