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麻栗坡“9.02”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以来,受灾核心区猛硐乡集镇每天都有3000余名投入抢险救灾的党员、干部、部队官兵和2000余名受灾群众。他们的一日三餐怎么办?由猛硐乡40余名群众自发组成的“临时炊事班”,主动担负起这一艰难的任务。
“临时炊事班”在猛硐中学对面的一条街道,简易的帐篷、锅灶、食材、盆盆罐罐等用具,都是群众从家中带来的。其实,这个“临时炊事班”,从9月2日清晨就开始了免费供应。
炊事班
几十个人、七八口灶同时生火做饭的场面甚是壮观。9月8日,记者在现场看到,刚刚结束早点供应的“临时炊事班”的十多名妇女,又在洗大白菜、洋瓜、洗米、切午餐肉、火腿肠和猪头肉等,正准备忙碌午餐。
“大家一定要注意卫生,所有食物要都煮到全熟……你们几个还没吃早点嘎?现在只有泡方便面了。”循着清脆洪亮的声音望去,见锅灶旁一名身着花衬衣的妇女,一边交待大家注意事项,一边接待两名前来用餐的群众。“她是猛硐街道妇女主任陆仕姜,就是她组织我们来做饭的。”一位切肉的妇女告诉记者。
“老孃,这个菜是煮还是炒?”“老孃,领来的矿泉水和面包救灾物资放在哪点”“老孃,……”记者采访陆仕姜时,经常被这样的问话打断。
50有余的陆仕姜,在猛硐街上是出了名的“泼辣”。爱管闲事、打抱不平的她,用热心肠赢得了集镇群众的拥护,无论老少都叫她:老孃。
9月2日凌晨,暴雨突袭猛硐乡。雨越下越大,不一会就停电了,手机信号也断了,这个夜晚注定难眠。陆仕姜听着雷声轰鸣,望着窗外迅疾的闪电辗转反侧,她想,怕是要遭灾了!第二天天刚亮,她立马打伞顺着乡政府方向走,看见距离不远的农贸市场被泥石流淹没。陆仕姜心里咯噔一下,这么大的灾难后,猛硐街上的受灾老乡们吃什么、喝什么?都说“火烧洪灾当时穷”,陆仕姜当即返回同街坊周裕凤商量,选个地方给受灾的群众做点吃的。此时,街上小梅饭店的陆齐敏主动提出,就在她家饭店里做。接着陆仕姜连忙去买两笼屉馒头包子,又去买一袋米,在小梅饭店外面支起一口大锅烧开水,熬稀饭,提供给受灾的群众……从2号开始,救灾抢险的各路队伍都进入猛硐,乡上在猛硐集镇的小梅饭店、黄家饭店、民族小学3个地点设临时救援点,提供免费饭菜、早点等。
妇女委员
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陆仕姜的队伍中,亲戚朋友、街坊都来到这里当起了志愿者,各出其力。一顿饭要2000多人,一次要炒三十多次菜,一次二十锅,洗菜、切菜和炒菜的手都磨起了水泡。陆仕姜说:“我们24小时轮流值守,就是确保大家来都有热水喝、有热饭吃。”
抢险救援任务重,体力消耗大,饭菜不合口或煮不熟炒不透,救援人员就得不到能量补充。这个时候,陆仕姜想到了在菜市场卖早点的郭成银。“他的厨艺很不错,猛硐街办客的人家都是请他掌厨。”陆仕姜说,当她转身去菜市场找郭成银时,只见他的店铺全部被泥石流淹没,人也无法联系。担心郭成银生命安全的陆仕姜一边往回走,一边见人就问有没有郭成银家的消息,当她得知郭成银在另一处抢险时,立马找了过去。
“老郭,你家情况怎么样?人没事吧。”“没事就好!没事就好!你别救了,赶紧跟我去做饭,早上的饭菜好象没太熟……”郭成银洗净满身淤泥,跟着陆仕姜来到了“临时炊事班”。
郭成银
“损失2万多吧。店里全部是於泥,不敢过去。”郭成银是四川人,当兵退伍后就在猛硐成了家,以卖包子、馒头为生。他告诉记者, 2号 凌晨3点左右,他像往常一样起来和面准备早点,但是外面的雨太大了,还不断有东西撞击的声响,于是就开门看了看。门刚打开,泥沙就冲了进来,河道的水又凶又猛。“要发大水了,赶紧起床。我去喊人。”郭成银对妻子喊了声,一头钻进暴雨中,挨家挨户地敲门喊人。“我家那片有七八户,等大家都聚拢后,便一个牵着一个往山上跑。有些村民舍不得家中的财物,还不愿意走。当时我就发火了:命都难保了,还要东西干什么。大家又转头把他强行拉了出来。就在大家刚刚撤离时,河边的商铺很快就被水淹了。”说起当时的险情,郭成银心有余悸,“前后就几分钟的事情,晚一点大家都没命了。”
山洪退去后,郭成银又加入到抢险救援的队伍,直到陆仕姜找到他。“这几天每餐都有几千人,从早到晚上都是不间断地炒菜做饭。虽然累,但比起在一线救援的党员干部、部队官失,不算什么。”郭成银说,自己现在住在政府临时安置点,也恢复了水电,卫生防疫等都做得很好,很安全。
“你们也去采访一下‘老广’嘛,他救了不少人。”正在洗菜的周裕凤极力向记者推荐。周裕凤说的“老广”名叫陈玉芳,广西人,在猛硐街卖猪肉近20年。因为人随和、热心,村民们都习惯叫他“老广”。
陈玉芳
9月2日的一夜暴雨,让陈玉芳彻夜未眠。凌晨3时,实在睡不着的陈玉芳推开窗户向外看了看,只见四周一片漆黑,不断有树木撞击和山体滑坡的声音。“我感觉到有大事要发生了,急忙叫醒家人准备转移。自己在四周大喊‘要发大水了,大家快起来逃命’。雨声太大了,嗓子喊哑了也无人回应。”陈玉芳说,就在他喊人的瞬间,水已经从脚踝漫到了膝盖。情况紧急,陈玉芳冒着被冲走的危险,顺着河边一家家地使劲拍门、呼喊。见周边的十多户都喊得差不多了,又带着他们顺着山坡一路爬到山顶,躲过一劫。
在这次灾难中,陈玉芳被冲走小车一部、猪5头,损失有十多万元。他告诉记者,当发现水越来越大时,自己也想过先把停在菜市场的车开出来再回去喊人。“水的来势太凶猛了,相比人的生命,车又算什么呢。”陈玉芳说,虽然自己是外地人,但在猛硐有十多年了,他们就像我的亲人一样!山顶下来后,店铺是不敢进去了,他就参与到救援队伍里,帮助清理於泥。后来,做饭的人手不够,他又加入到“临时炊事班”帮忙做饭。他始终坚信,有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关心帮助,猛硐一切都会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