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聚焦两会】面对面协商共谋发展大计
发布时间:2025-01-09 21:34:02
面对面协商共谋发展大计——政协文山州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面对面协商侧记
“建议提升旅居价值,从服务端解决‘好在’问题,让游客自发把停歇地变成目的地。”
“建议通过抖音、快手等渠道讲好边境村寨美丽蝶变的生动故事,吸引更多游客到边境地区感受新变化、体验新生活。”
“建议组织能人、工匠、致富带头人与专家技术人员‘结对子’,不断提升群众农村建设发展实用技能。”
“建议开展‘回报家乡’专项行动,以‘乡情’连接‘商情’,力促优质项目回流、优势企业回归、优秀人才回乡。”
……
1月9日下午,政协文山州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面对面协商举行,邀请州政协十三届委员会20个界别委员代表40人,各县(市)政协主席6人,与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领导,以及州级各部门、各单位有关负责人开展面对面协商。委员们围绕招小商促就近就业、基层治理、旅居云南等主题建言资政,共商文山发展大计。
品牌不亮优势未显,乡村旅居“吸睛”难;基础薄弱服务不力,乡村旅居“吸粉”少;产业不强业态不新,乡村旅居“吸金”弱。发言中,委员们直击文山乡村旅居痛点,并对如何打造一批全国知名的“旅居云南”文山新样板提出意见建议。
“我们应该从‘三个好’入手,以‘千万工程’为突破口,按‘景区化’理念,在保持乡村原始风貌的同时,突出抓好村庄环境整治,着力打造一批具有浓郁乡土风情和显著辨识度的旅居村。”李贵洪委员认为,应该抓建管促品牌提升旅居“颜值”,从供给端解决“好看”问题;抓服务促品质提升旅居“价值”,从服务端解决“好在”问题;抓业态促增收提升旅居“产值”,从需求端解决“好玩”问题。
如何把边境幸福村建设成为旅居村?罗文帅委员建议,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以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幸福花开”工程、民族村寨旅游提升工程为契机,谋划一批代表性的项目,加强乡村环境综合治理。要进一步补齐产业短板促增收,依托边境地区生态、地理、环境优势,积极发展中药材、八角等特色产业,以产业振兴人才需求为重点建设“兴边人才集市”。要进一步丰富边境旅游新业态,打造“红色旅游+”“边境旅游+”新业态,打造红色研学、生态露营、亲子体验、民俗文化体验、康养旅居民宿等乡村旅游新产品。同时做活跨境旅游,积极帮助麻栗坡县成功创建“边境旅游试验区”。要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推介力度,深入挖掘边境幸福村建设的典型事迹和人物,通过抖音、快手等渠道讲好边境村寨美丽蝶变的生动故事,吸引更多游客到边境地区感受新变化、体验新生活。
“当前最重要的是编制一本《全州康养旅居手册》。”王复兰委员认为,应该对全州“三个相对多”特点、森林、温泉、饮食、专科医疗、传统医药、中药材等康养资源,开展系统性的旅居适宜性、适宜度基础研究,明确不同康养资源等对不同人群健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编制《全州康养旅居手册》,做到精准服务。同时,积极引进“银龄医师”“科教名家”“工商巨贾”等,发挥专业优势和行业影响力,支持直播带货,不断丰富旅居业态,促进旅居客消费提升。
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好在家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就能解决好农村“一老一小”问题。就抓实招小商促就近就业问题,委员们纷纷献上良策。
高杨洁舍委员建议,在“丘北纺织工”“三七小将”“富宁八角工”等劳务品牌的基础上,统筹人才、青年、教育、产业等工作,探索打造综合性系统性的“就在文山”公共就业服务品牌,实现覆盖全民、贯穿全程、部门联合、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为促进全州劳动力的高质量充分就业打下坚实基础。统筹现有渠道建设全州性的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将岗位信息和就业创业服务内容精准推送给需要就业的服务群体,让群众“零距离”了解企业招聘信息、自主选择需要服务的事项,企业在线上即可查看岗位报名情况。
杨玉波委员建议,要围绕招“小商”做实做细就业服务,统筹好“稳”与“进”的关系,坚持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并重,抓用工保障破解“小商”用工难问题。统筹好“量”与“质”的关系,坚持打造文山特色就业“幸福里”社区,抓“四位一体”服务平台建设破解“小商”发展难问题。统筹好“标”与“本”的关系,坚持返乡创业技能提升助群众增收,抓资金扶持技能培训破解“小商”创业难问题。统筹好“知”与“行”的关系,坚持政策赋能服务招“小商”,抓援企稳岗让企业轻装上阵破解“小商”压力大问题。
引导群众在家园建设、在产业发展、在乡村治理中发挥主体作用,推动群众形成“共商共建共治共管共享”的主人翁意识,让基层治理、乡村建设实现“三个转变”和“三个好”。就进一步深入探索建立党组织领导的“1+10+N”为框架的“自建理事会”村民自治模式,委员们各抒己见。
李滔委员建议,持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党组织成为各战线、各领域、各行业组织的“轴心”,不断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农村社会治理优势。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活动,组织能人、工匠、致富带头人与专家技术人员“结对子”,加快农村后备人才培养,加大农村人才“归雁”工程实施力度,鼓励和引导本土高学历、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回乡创业就业,打造一支既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又懂农村、爱农村的农村人才队伍,真正实现把人才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陈凤廷委员指出,近年来,文山州政协把边疆地区社会治理和省委加强命案防控、普法强基补短板的要求贯穿院坝协商全过程,共组织开展院坝协商活动239场次,达成共识994项,推动解决问题884个。他认为,基层治理也可以借助“院坝协商”的力量,并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深化院坝协商活动,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贯通;着力整治违法婚育,遏制未成年人早婚早育现象;加强“一约五会”建设,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在基层一线;整合各方力量引导移风易俗,让广大农村拂起文明新风。

(记者:龚莉)
(编辑:李娟 排版:冯鹤 责编: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

 
             
                       
                       
                 
                      
                      
                      
                       
                       
                       
                   
                   
                   
                   
                   
                   
                   
                   
                   
                   
                   
                   
                   
                   
                   
                   
                 
                 
                 
                 
                 
                 
                 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180 号
滇公网安备 53262102000180 号
 文山评议
        文山评议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我为文山“十五五”规划建言献策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
        关爱企业 服务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