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丨西畴:古法制糖,“守艺人”的甜蜜传承

发布时间:2024-03-14 14:55:44  

甜味,从舌尖到心田,总带给人愉悦与满足,而甜味最基本的获取途径就是糖。在西畴县莲花塘乡戛机村委会沙坝村小组,红糖制作技艺在当地延续了几十年历史,经过一辈辈人的传承,至今依然保留着传统的手工熬制方法。

近日,记者来到沙坝村村民侬明伟家中看到,侬明伟和母亲正在自家厨房里紧张忙碌着,“咕噜咕噜……”厨房里两口大锅一字排开,锅里沸腾的甘蔗汁不断地翻滚着,侬明伟抄起锅铲一边搅拌一边撇掉表面浮沫,母亲则不断地往灶膛加柴控制火候,在柴火的加持下,锅中源源不断的升起白色蒸汽,香甜的甘蔗气息笼罩着整个厨房。

侬明伟介绍,制作红糖需要经过榨汁、过滤、沉淀、熬制、打砂、浇模、冷凝等多道工序,缺一不可。

当季新鲜的甘蔗是制作红糖最重要的原材料,甘蔗压榨出甘蔗汁,过滤出杂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将青绿色的甘蔗汁倒入锅中,然后用猛火将其煮沸,中途要不时搅拌撇去白色浮沫,在熬煮的过程中甘蔗汁的水分慢慢蒸发,汁水越煮越浓稠,颜色也由青绿色变成红棕色,经过四个多小时的熬煮,糖浆达到褐红色时就能起锅了。只见侬明伟抄起水瓢,手脚麻利地将滚烫的糖浆一瓢一瓢舀进另一口闲置的大锅中,然后用锅铲不停搅拌刺激红糖结晶,另一边,侬明伟的母亲也忙碌地把一个个小碗有序摆好,在碗底铺上一层薄膜避免糖浆粘在碗上,当糖浆达到将凝未凝时,侬明伟用水瓢舀起糖浆,均匀倒入每个小碗中,让糖浆在小碗中慢慢凝固,大约二十分钟的冷凝,糖浆基本成型后就可以把它从小碗中倒出来,此时一个完整的红糖就制作好了。

每一口锅的温度和糖浆的浓度都不一样,火大了糖浆容易糊,泡沫撇不干净糖面则不够光滑,起锅时间早了就结不成糖块……每一个步骤,全凭制糖人的一双巧手掌握着火候以及多年的熬糖经验把控着质量。

侬明伟说,熬糖的过程需要很长时间,基本上要五六个小时,且制糖容易受季节的限制,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2月甘蔗成熟时才可熬糖,四个月下来只能生产几百斤红糖,由于产量少,价格也比市面上的红糖略贵,但手工制作的红糖不掺和任何添加剂,很好地保留了甘蔗中的果糖、葡萄糖、维生素等营养元素,色鲜、味醇,受到很多本地及广东地区顾客的青睐。

从田野上的一株甘蔗到餐桌上的一块红糖,没有“人工智能”也没有“技术与狠活”,制糖几十载,侬明伟一家始终以匠心守护“老味道”,以情怀传承老手艺。

(西畴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胡昌佳 王沙)

(编辑:李娟 排版:冯明兰 责编:侯佑琴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