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75岁壮家老汉何朝英,操起背篓脱贫

发布时间:2019-10-28 11:12:03   阅读 9656  

75岁,能干什么?

丘北这位老人可没选择赋闲,而是通过勤劳的双手,实现了增收脱贫。

710bb6c8d3b240e2a2ffaf3da416df8.jpg

近日,笔者在深入丘北县双龙营镇戈寒村委会南尾村开展人居环境提升时,遇到何朝英正在编制一个个精致的小箩筐。就与之聊起小箩筐的故事。

何朝英正在编制饭箩.jpg

何朝英老人讲,他以前是编制壮家背蓝的。这些背蓝主要是卖给村里人背猪食、背柴用的,由于这些年猪主要是喂玉米和饲料,煮饭也多是用电,所以制作粗糙,仅作背猪食、背柴用的背蓝市场销售不畅,价格也不高,做起来费劲,收入十分有限,自己停做了一段时间,手上的技艺差不多荒废了。

7c03c1eb6cdbad7cf0c4e365b44fa31.jpg

几年前,老伴去逝,大儿子分家出去自立门户,年已超三十岁未婚的两个儿子外出打零工,基本照顾不了他。当时,年过七旬的他感觉有劲无处使,有艺无处施。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启动后,双龙营镇戈寒村的扶贫工作队帮他出谋划策。工作队了解到,做工精致的竹制饭箩,不但实用,还可以作为居家的工艺品,销量大,价值也较高,建议他在农闲时编制这类箩筐。为此,何朝英向村里的发小何文明请教学做箩筐。因为年小他两岁的何文明,继承父业,已做了几十年的各种箩筐,并且他家祖祖辈辈都做箩筐,据说已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何文明做工精良,做出的箩筐供不应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背蓝原理相近的饭箩,何朝英很快就学会了。并且他还善于创新,用不同年龄的竹子、竹子不同部位的竹片一起编,制作出了颜色各异的饭箩,很快得到购卖者的青睐。由于他所做的箩做工精良,定位又低,仅25元一个,比县城所做卖的饭箩一个足足少了10余元钱,所以只要做出来,就会被抢购一空。

e8df275363cc462e050821f31cd8290.jpg

有了这门手艺,何朝英老人每年仅用闲暇做饭箩,收入就有3000余元。加上养猪、养鸡和种一些田地,他每年一个人的纯收入就有8000元以上,远远超过省里确定的脱贫线。

710bb6c8d3b240e2a2ffaf3da416df8.jpg

他说:"虽然自己年纪大了点,但是只要身体还能动,就要继续劳动,用自己的手挣来的钱,花起来心里才舒服"。

(王伟忠)

(编辑 侯佑琴)

(排版 骆丽)

(审核 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