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西畴县用小小“5分钱”,干了件大事
发布时间:2019-11-26 09:22:44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西畴县紧密结合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从农村群众最关切的人居环境问题入手,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创造力,按农户每人每天交费5分钱、每年交费18元的标准,在全县实施“5分钱工程”,探索出一条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新路子。
破解“垃圾围村”、留住美丽乡愁,必须首先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西畴县探索建立政府、村集体、村民等各方共谋、共担、共护联动机制,为擦亮乡村“美丽颜值”引来源头活水。
一是在决策上共谋。充分发挥基层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通过召开“诸葛会”、评选“金点子”等途径,筹集实施“5分钱工程”经费,有效解决了农村环境卫生“无钱办事”的难题,也防止和克服了“大锅饭”管理方式中思想难发动、群众难组织、出工不出力的弊端。
二是在资金上共担。在群众自筹资金的基础上,政府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对参加“5分钱工程”30户以下村小组每月奖补200元、30至50户村小组每月奖补300元、50户以上村小组每月奖补400元。
三是在环境上共护。坚持把组织实施“5分钱工程”与带动群众开展垃圾清理、污水处理、沟渠清淤、道路硬化、植树造林和石漠化治理结合起来,先后投资2553.87万元新建各乡(镇)垃圾处理基础设施、配备清运设备。柏林乡柏林村在“5分钱工程”带动下,积极发动村民自愿集资2万余元,用于改造建设村组垃圾池,购置卫生清理工具,形成垃圾处理户集、组收、村运模式。

西畴县把实施“5分钱工程”摆在脱贫攻坚的大局中来谋划来推动,衍生出卫生保洁员工作岗位,较好地解决了部分贫困群众在村内就业、在家增收的问题。
村集体按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能力相对较弱的非建档立卡户的顺序选聘卫生保洁员,全县共通过“5分钱”工程安置1469人(档卡户810人),让部分贫困群众靠自己辛勤劳动实现脱贫,增强荣誉感和获得感。
二是量体裁衣定岗位。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30户以下村小组聘请1名、30户至50户聘请2名、50户以上聘请3名卫生保洁员。兴街镇拉孩村委会通过公开竞标选聘21名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担任卫生保洁员,2018年帮助贫困群众实现户均增收4000余元。
三是以工代赈定责任。通过建立健全以工代赈机制,制定卫生保洁员履职尽责考评措施,指定专人监督管理卫生保洁员出勤情况、保洁质量,规定卫生保洁员无故旷工或因工作失职被村民投诉3次以上者取消卫生保洁员资格,让贫困群众懂得“幸福是靠奋斗出来的”道理。

通过建立健全村民环境整治理事会、议事会、监事会,完善农村环境治理检查考核长效机制,探索形成环境整治村内事、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的自治模式。
“西畴精神”发源地木者村针对部分村民对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是做“面子”工程的顾虑,老支书刘登荣及时召开工作恳谈会,提出“过去为了求生存、要发展,群众集资炸石开路可以不杀年猪;现在日子好了,为什么不能每天拿出5分钱建设美丽家园?”的时代之问,引起了村民的强烈共鸣,率先在全县实施“5分钱工程”,有些外出务工、远嫁他乡的村民也纷纷自愿缴纳保洁费用。
二是示范带动,激励群众“加油干”。按照“谁的积极性高就支持谁、哪个村组‘5分钱工程’实施得好就优先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则,把有限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优先向党员群众干劲大、工作推进快、群众反映好的村组倾斜,激励各村组创先争优、比学赶超。蚌谷乡对率先实施“5分钱工程”的木者等5个行政村在太阳能路灯安装、公厕改造、路面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上优先支持,有效带动全乡170个村小组实施“5分钱工程”全覆盖。
三是机制推动,保障群众“长期干”。坚持把建立健全实施“5分钱工程”检查考核长效机制和美丽乡村建设“一事一议”民主决策机制有机结合,通过指导各村把履行村级义务、规范村民行为、保护乡村设施等写入村规民约,确保农村爱国卫生工作常态化开展。
西畴县把实施“5分钱工程”与培养新时代文明新风尚、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等有机结合起来。
一是将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纳入村规民约,督促广大群众改变垃圾乱扔、污水乱排等陋习,引导农户整齐堆放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农用物资,促进庭院内外整洁、室内卫生舒适。柏林乡老克田村自“5分钱工程”实施以来,通过完善环境治理村规民约,组织开展卫生管理评比、“星级文明户”创建等活动,形成了全体村民建设美丽家园、爱护公共设施、保护人居环境、改变生活旧习的良好氛围。
二是全面提升文明素质。西畴县在实施“5分钱”过程中,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健康文明成为群众的一种习惯。董马乡通心坡行政村围绕居住环境实现“干净、整洁、有序、宜居”目标,全面开展“自强、诚信、感恩”教育,组织发动群众全民实施爱国卫生综合整治,人民群众整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得到有效提升。
三是切实增强健康体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只要有1人患病,就面临返贫风险。西畴县通过实施“5分钱工程”,使农村群众居住环境脏、乱、差现象有效改善,有效降低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率,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兴街镇拉孩行政村弯子村小组在未开展“5分钱”工程之前,到处是生活垃圾、牲畜粪便,腥臭味满天,蚊子苍蝇到处乱飞,全村32户132人中患有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重性精神病)14人,2017年发病率占全村总人口的39.4%。实施“5分钱”工程后,通过环境卫生整治、喷洒药水灭蚊灭蝇等工作,现在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空气清新,患病人员也减少了,今年到村卫生室看病29人次,同比下降17.5%。
(周卫健)
编辑:郭 韦
排版:罗 钢
审核:李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