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陪伴了我们19年的《七都晚刊》要说再见了
发布时间:2019-12-26 09:22:08 阅读 130844
时间从不肯停留,只因希望在前方。随着2019年的结束,《七都晚刊》即将和读者说“再见”。
2000年9月30日,文山州第一张、也是至今惟一一张综合类市民晚报《七都晚刊》诞生,从那一天起,一份带着油墨清香的报纸总是如约呈现在读者眼前。19年的陪伴,5096期报纸,《七都晚刊》将成为我们难以忘怀的记忆。
19年来,《七都晚刊》以平民视角,报道文山本土新闻事件;以“办深得民心的报纸”为办报宗旨,关注百姓的酸甜苦辣新鲜事、喜怒哀乐真感情;可读性强、信息量大、传阅率高,发行渗透全州8县市、乡镇及企事业单位。
《七都晚刊》有这样一群新闻人,在每一个轮回的365天,都在用执着与坚守,追逐新闻应有的理想。他们的身影频繁奔走在乡村城镇,感情尽情流淌在字里行间,倾听、观察、行走、记录……在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虔诚地记录着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用平凡感动平凡,以激荡催生激荡,为贫瘠伤病深情呼吁,为繁荣富裕高张号角,用鲜活的新闻事件及通俗易懂的新闻语言报道文山大地上的人和事。从关注拾荒者、失学儿童、农民工等群体,到百姓生活、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的采访报道,用全新的角度和报道模式,让读者看到了亲切鲜活的新闻,创刊之后一直受到文山读者的热捧。
为了适应读者需求,《七都晚刊》先后进行多次改版改革,报纸版面从原来的黑白对开发展到彩色8版,增设了栏目和版面,报纸内容更为丰富、本地新闻最为抢眼;牢牢抓住“做好本土新闻”的思路,集中人力做好文山州的本地新闻,激励记者多跑基层、多下一线,多采写鲜活的新闻;在采编中突出新闻的真实性、生动性、权威性,要求“以服务大局为主、以促进问题解决为主、以服务老百姓为主”,特别是在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报道上,力求及时、全面、权威。以这样的办报思路走下来,《七都晚刊》在文山有了很好的口碑,许多读者通过《七都晚刊》来确认对一个事件的真实性判断,许多领导干部也通过《七都晚刊》了解百姓的呼声,解决群众的困难。人们喜爱并相信这张报纸,使《七都晚刊》有了众多铁杆“粉丝”。
19年的成长,《七都晚刊》成了文山州颇受欢迎的媒体,发行量从最初的几千份到现在的2万多份,传阅率无法计数。每天看《七都晚刊》,成了众多文山群众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媒体变革迅猛,随着传播途径的变化与阅读方式的逐渐改变,传统媒体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考验,而这场充满剧痛的变革,也恰恰是传统媒体实现涅槃的一次淬炼。作为文山州主流权威媒体,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七都晚刊》将告别历史舞台。
改变的是形式与媒体,不变的是初心与使命。我们坚信,不管传播渠道、媒介如何变化,新闻的本质不会改变,新闻人的使命仍是催动我们前行的力量。
19年,感谢有你们,感谢一直陪伴着我们的读者,你们的信任、支持和鼓励,鞭策着我们一路走到今天。未来,我们将扬帆起航,无论身在何处,都将不遗余力地为文山的发展鼓与呼,讲好我们身边的故事,讲好文山故事,为读者奉上有温度、有深度、接地气的新闻。
十九青春最芳华。从今日起,《七都晚刊》将分4期推出19年来的亮点,让我们一起回顾19年来出现在《七都晚刊》上那些难忘的人和事,一起见证彼此的成长。
十九年,感谢有你们
改变的是形式与媒体
不变的是初心与使命
不管传播渠道、媒介如何变化
新闻的本质不会改变
新闻人的使命
仍是催动我们前行的力量
感谢一直陪伴我们的读者
你们的信任、支持和鼓励
鞭策着我们一路走到今天
未来,我们将扬帆起航
无论身在何处
都将不遗余力地为读者奉上
有温度、有深度、接地气的新闻

(七都晚刊编辑部)
编辑:侯佑琴
排版:曾炜
审核: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