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砚山:“小车间”为贫困群众提供增收大平台
发布时间:2020-03-27 09:01:22 阅读 8259
今年以来,砚山县以服务“扶贫车间”复工复产为切入点,积极引导和支持贫困群众靠双手创造美好生活,“工作送到家门口、就业务农两不误”,发挥“小车间”的有效平台作用,实实在在地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下好乡村振兴“一盘棋”
该县将创建“扶贫车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落实各项补贴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能人等开设“扶贫车间”,为创业者提供平台,让贫困群众就地就近灵活就业,增加收入,做到务农、务工、顾家“三不误”,产业扶贫、就业扶贫“两兼顾”,实现短期见效、稳定脱贫、长期增收的目标,下好乡村振兴“一盘棋”。目前,共发放9户扶贫车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147人14.7万元;向8家扶贫车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79万元。
盘活资源形成合力,
扬长避短发挥区域优势
为解决农村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中“无法离乡、无业可就、无力脱贫”未就业劳动力的就业脱贫问题,充分利用农村废弃、闲置的集体房屋、依托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用足用活县工业园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务需求,盘活资源形成合力,多元化整合资源,加大“扶贫车间”建设力度。鼓励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和有条件的合作社将生产车间建在农村,建在贫困户家门口,积极为贫困群众提供就近就业岗位,使其能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脱贫。砚山县江那镇锦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公益组织联合,并与砚山县自恒电子厂达成协议,将部分生产线由工业园区迁至到锦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立扶贫车间,为残障人士提供一个舒适方便安全的工作环境,帮助残障人士解决就业创业等生计问题。
组织动员精准施策,
传技授业提升就业能力
精准摸清全县建档立卡贫户家庭劳动力、身体条件、就业意愿等,通过开展针对性强,易学易懂的培训,传授技能,提升就业能力。目前大部分农村现状是青壮年劳动力大多转移就业,留守在家的多是老人、妇女、儿童,这类人员适合简单的手工初级加工。维摩彝族乡白沙坡纸艺刺绣合作社理事长王陆芬,是砚山县优秀返乡农民工代表,她依托村中大部分妇女从小就会刺绣及绣品图案精美这一独特的民族文化,带领留守妇女创办合作社,加入了砚山县第一批“扶贫车间”,发展社员400余户,带动附近乡镇1000余名妇女发展产业技术脱贫,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有124户。2019年,该车间实现订单销售刺绣作品1.64万件,销售收入226.2万元。
(郭静)
(编辑 郭韦)
(排版 李霄文)
(审核 李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