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续写拥军优属工作新篇章,麻栗坡妙招连连
发布时间:2020-11-06 17:46:50
近年来,麻栗坡县按照军民融合、服务发展、以人为本、统筹协调的“双拥”工作思路,巩固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军地合力,军民同心,全方位、多形式、深层次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形成了“军地互动、联建联享、深度融合、互促共进”的良好态势。先后三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称号;荣获历届“云南省双拥模范县”称号。2020年,再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县”。

高位推动,夯实双拥根基
把双拥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党委政府工作日程、纳入干部责任考核内容、纳入全民思想教育体系、纳入精神文明范畴,认真落实议军会议、军政警民座谈会、县级领导现场办公、走访联系、开展军事日等活动。出台《麻栗坡县拥军优属若干规定》《麻栗坡县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麻栗坡县现役军人立功奖励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政策措施,使双拥工作步入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轨道。2019年6月,按照上级“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有保障”的要求,在县级建成退役军人服务中心1个,乡(镇)退役军人服务站11个,村级退役军人服务站102个,双拥工作网络化基本形成。

宣传促动,双拥深入民心
在县城主要路段、406国道等显著位置制作大型“双拥”宣传牌,在县城医院、车站等公共场所设置“军人优先”“军车免费”等服务窗口,在社区、村镇、学校、企事业单位、连队等开展宣传活动,设立“双拥”宣传栏,发放《国防法》《兵役法》等资料30000余份。成立了以英雄山命名的“老山少年军校”,邀请一级战斗英雄史光柱、一等功臣胡国桥等讲述亲身经历的战斗故事,有效激发了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全县各中学开展军训,干部职工、部队官兵、中小学生和群众受教育面均达100%。邀请“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作专场事迹报告会,全县干部职工掀起向排雷英雄杜富国学习的热潮。

层层发动,真情拥军优属
投入2924.96万元,为驻军单位解决民兵事业费、装备补助经费以及饮水管网、损毁设施、训练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划拨土地9.9亩为公安消防大队、边防大队解决应急训练中心和办公配套设施建设用地实际问题。每年春节、八一建军节,党政领导带头走访慰问驻军部队和优抚对象、困难退役军人。同时,认真贯彻落实《烈士褒扬条例》《军人抚恤优待条例》《退役士兵安置条例》等政策法规,累计支出经费8000余万元,接收退役士兵203人、安排工作27人,举办退役士兵就业招聘会8场次。疫情防控期间,为驻军部队解决口罩3000个、消毒液200公斤。

上下联动,谱拥政爱民歌
驻军各部队、武警官兵坚持把开展学雷锋便民服务活动作为密切军民关系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出动官兵、投入资金深入到驻地村寨、街道社区开展义诊、理发、插秧、收割稻谷、打扫卫生等便民服务活动。疫情防控期间,在277公里的边境线,设置“外放疫情输入”监测点138个,党政军警民4373人合力联防联控。坚持联防联控维护社会治安,驻军、武警部队协助县执法部门成立40个军警民联防小组,120个群众联防队,220个应急小分队,有力地配合地方政法部门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制定军民融合发展方案,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发展制度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军地融合式发展的实施意见》,共建成文明社区7个、文明村298个、军民共建点260个。爱民固边友缘合作社养殖示范基地共培训驻地部队、退役军人及当地村民200余人次,提供就业岗位30个。

强化服务,打造双拥新亮点
针对每年清明节和收复老山作战胜利纪念日期间,均有来自全国各地30余万名参战老兵、烈士家属到麻栗坡烈士陵园缅怀祭奠的实际情况,先后对麻栗坡烈士陵园、英雄纪念碑、亭台、墓碑、绿化等进行4次大规模的改造,为参战老兵、烈士家属专场演出音舞诗画舞台剧《国旗下的老山》32场次。同时,从供给侧入手,创新代亲祭扫、认亲祭扫、网络祭扫等“云祭扫”模式,拓展祭扫内涵,探索出一条“绿色祭扫”新路子。目前,为烈士亲属开展代祭服务177场次,网站总访问量达169760人次,网上祭奠活动达1013场(次),网上祭奠烈士达4937人次。
(州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编辑:刘梅 排版:张振飞 审核: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