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重读 重解 重用”西畴精神丨记者手记:西畴的路

发布时间:2020-11-19 17:07:03  

我们常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其实,换个视角思考,走路者和路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在西畴,人在修路,路也在塑造人。

8三光晨景(陈明凯摄).jpg

西畴的路,有故事——

壁立千仞,群山合围。西洒镇岩头村村民小组长李华明带着15户人家干了12年,在悬崖峭壁上劈出4米宽的进村路,“实干”二字刻在了村头。

鸡街乡肖家塘村的5公里硬化路,修得不比岩头村轻松——4户人家整整干了6年,为此家家几乎“砸锅卖铁”。

……

微信图片_20201119094605.jpg

初冬,与采访组的小伙伴们,行走在一条条用双手在茫茫石漠上开辟的路,总会带给以人心灵震颤,“实干,就一定有希望”。

西畴的路,有分量——

因为记者职业的缘故,总会对一个地方村组道路通达条件尤为关注:山区占99%的西畴会是一个怎样的状况?

蹲点采访的几天里,穿山越岭,走村串寨,四通八达的乡村路网远超采访组小伙伴们的预期,大家频频点赞。

2-14等外级公路硬化.jpg

虽为滇东南边境小县,西畴每平方公里上的农村公路长度,却是全省平均数的3倍。这个曾经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财政并不富裕,却如何成为一名交通建设的“优等生”?

答案在西畴的一个出名的“不等式”里:政府在农村投入10万元,群众跟着投工投劳、捐款凑钱,能干出二三十万的事来。到2018年,群众自发硬化农村等外公路达3298公里。

微信图片_20201119112038.jpg

△修到云层上的岩头村公路。吕德仁 摄

西畴的路,有希望——

上世纪90年代起,西畴县干部群众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云南乃至滇黔桂石漠化程度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勇于向石漠化抗争、向贫困宣战,用干的行动、干的壮举,求生存、求脱贫、求发展,以“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的魄力,闯出一片生存发展的新天地。

微信图片_20201119112041.jpg

△龙坪大桥通盛景。吕德仁 摄

在采访中,我问李华明:“现在回头看,您觉得花了12年时间修路值吗?”他的回答让我回味良久,“修路是为了让人能走出去,让人也能走回来;有志气修路,就不愁致富。”

历久弥新的“西畴精神”已深深熔铸在西畴人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

西畴人民苦干实干开辟出来的希望之路,正越走越宽广……

(来源:云报客户端)

(编辑:李云淑 排版:龙俊贤 审核: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