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爱上文山的100个理由丨陈为来:文山是我落地生根的港湾

发布时间:2023-04-13 16:31:17  

开栏语

文山,地处云南省东南端,是云南通往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最便捷、最前沿的通道。

文山,气候温暖宜人、风景秀丽迷人、文化多彩可人,是充满生机活力的绿色家园。

文山,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来自五湖四海的企业家、创业者、工薪族们通过乡愁、情怀、机遇、创业多视角全方位感受文山的历史文化、山水风光、营商环境、企业发展等情况,爱上了文山,并留在文山,共同参与描绘着“富裕和谐美丽新文山”的新画卷;

每一个在文山奋斗的人都有着最独特的记忆,爱上文山的理由,他们来告诉你……

从即日起,文山州新媒体采编中心项目组推出《爱上文山的100个理由》新媒体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文山对于我来说,已经不单是第二故乡了……”2003年,17岁的陈为来离开家乡浙江温州远赴云南文山,这一来就是二十年。

17岁背井离乡来到文山,陈为来一边在文继续学业,一边创业。“刚开始是在三鑫建材机电城做建材生意,那个时候店里加上我也只有三个人。”陈为来告诉记者,他刚刚踏上这一片陌生的土地时,憧憬与担忧并存。他希望通过努力,在文山闯出一片天地……

“刚开始总是遇到很多困难,记得有次我骑电动车去工地,回来的时候突然下起大暴雨,车又没电了,只能自己推着回来,很狼狈、很辛苦……”回忆起20年前刚来到文山奋斗的光景,陈为来感慨万千,“好在文山人民都很热情,对我们异乡人非常友善,因此在文山我结交了很多朋友,也有许多合作伙伴,不是家人但是胜似家人。”任劳任怨的员工、常来光顾的熟客、给予信任和支持的合作伙伴……这些来自文山人的支持让“异乡人”陈为来找到了归属感,也让他逐渐在文山站稳了脚跟,生意更是越来越红火。

2012年,陈为来抓住机遇成立了云南闽大商贸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石材的加工、设计、安装和制造。通过尽心尽力地经营,公司现在已经拥有员工156余名,并建有3家分公司,是文山最大的石材加工厂之一。

陈为来表示,从3名员工到156名,自己事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山这片沃土,更离不开文山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良好的营商环境。“2015年的时候,公司遇到资金上的困难,我刚把困难反映给相关部门,没过多久,云南省微型企业创业扶持金3万元钱就打到我账户里了,真是雪中送碳。”陈为来说。

陈为来告诉记者,文山州的助企惠企政策和文山人民的友善,是他坚定留在文山发展的底气。“文山不只是第二故乡,我早就把文山当成自己的家了。”在文山经商20年,陈为来在文山结识了自己的妻子,组建了家庭,对于陈为来而言,文山不再是漂泊打拼的异乡,而是他落地生根的港湾。

2015年,陈为来正式成为文山温州商会党支部的一名党员,后来又担任商会的常务副会长,他时常通过商会向文山的特殊教育学校、养老院等机构捐款。之后,陈为来不断拓展业务,成立了传媒公司。2022年,他带着自己公司旗下的网红主播们,以网络直播带货的方式,帮助销售文山市马塘镇1000余亩滞销橘子。一个星期后,滞销的橘子被抢购一空,为农户挽回了损失。

爱上文山,留在文山,陈为来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让自己的“家”变得更好。“接下来,我还想尝试一下中药材种植。”对于未来在文山的发展,陈为来充满了希望,“我已经想好了,这里山好水好人也好,我就在这里养老了,落地生根嘛!”

说到爱上文山的理由,陈为来选择用一种石材——花岗岩“中国红”来比喻自己对文山的热爱,“红红火火!来到文山我很幸福,希望以后我的事业能发展得红红火火,也希望文山人民的生活能过得红红火火!”

(策划:杨倩 刘瑞)

(记者:项兰星 牟星)

(编辑:王玮 张磊  排版:李法楠 二审:徐仕桓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