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兴文人才风景线”系列访谈(一)丨杨玉波:为各类人才提供广阔舞台
发布时间:2024-02-05 09:56:01
编者按: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安排部署,近年来,我州深入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州”战略,积极营造全社会“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各类人才干事创业热情,着力构筑滇东南区域性人才高地,助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从今日起,文山州融媒体中心将陆续推出“兴文人才风景线”系列访谈,邀请州和8县(市)相关部门、部分成员单位、重点企业代表进行访谈,解读我州引才聚才的政策环境,展示全州人才队伍建设的好做法和成功经验,讲述各行各业人才创新创业的生动故事。
为各类人才提供广阔舞台
——专访州委组织部副部长、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玉波
问:当前,全州上下正在围绕“3815”战略文山行动和系列三年行动,大力推进绿色铝产业、特色农业发展,这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支撑。目前,文山州这两类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如何?
答: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近年来,随着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文山州要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人才是决定性因素。专业技术人才与高技能人才是文山州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州历来高度重视这两支人才队伍的培养,每年都明确培养人才目标任务。2023年,全州新增取得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4455人次,其中新增取得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563人次。同时,围绕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每年积极开展党政人才、紧缺人才引进工作,今年计划招引党政储备人才36名、紧缺人才243名,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中。
问:下步,我州如何加快推进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融合发展,建设新时代复合型人才队伍,更好地服务全州经济社会发展?
答: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将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划分成两种人才类型,形成互不兼容的管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的成长和发展。
为打破两类人才之间的政策性壁垒,2021年,国家出台政策文件大力支持人才发展。其中,国家人社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以高技能人才为重点,打破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与职业技能评价界限,创新技术技能导向的评价机制,拓宽技术技能人才上升通道,促进两类人才融合发展。此外,国家人社部印发《关于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要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理念,破除唯名校、唯学历的用人导向,切实维护和保障职业院校毕业生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合法权益和享受平等竞争机会。这意味着,职业院校毕业生可以参加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例如,2022年,刚年满20岁的蒋伟毕业于云南建投技工学校。虽然是专科学历,但他通过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得多个奖项。2023年年初,根据文山州人才政策相关规定,州人社部门打破学历限制,为文山州高级技工学校直聘了蒋伟,成为该技校一名在职在编教师。
目前,文山州人才政策已经打破了“蓝领”与“白领”之间的“身份壁垒”,促进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融合发展,为贯彻落实“人才强州”战略,建设新时代复合型人才队伍提供了支撑。
问:一直以来,州委、州政府对人才工作高度重视,我州人社部门采取哪些举措,积极开展人才引进工作?
答:一直以来,我州人社部门深入实施“人才强州”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州委人才工作要求,积极构建开放的引才机制,全面提升人才服务水平,努力让各类人才在文山各尽其用、各展其才。
根据《文山州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激励办法》《文山州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工作20条措施》《文山州“兴文英才计划”实施办法》《文山州首席技师专项实施细则》等系列政策文件,2022年6月,我州印发了《文山州优化人才服务20条措施操作规程》,进一步明确简化州属事业单位紧缺人才自主招聘、州属事业单位领导干部自主选拔任用、州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州属事业单位考核调动、人员退休审批、组建职称评审委员会、申报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评价机构、将创收净收入纳入绩效工资管理、绩效工资考核分配、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州属事业单位申报兼职兼薪、州属事业单位申报离岗创业和申报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等方面的适用范围与程序,在很大程度上把用人自主权下放到各用人单位,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干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
问: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尤为关注的一个群体,文山州如何做好他们的就业创业服务工作?
答:第一,积极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2023年以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移交我州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7245人。目前,全州各级人社部门落实“1311”服务率达100%,已落实就业去向6944人,毕业生就业去向率达95.8%;困难高校毕业生人数已就业1575人,就业去向率达99.3%。第二,举办创业大赛支持大学生创业。2023年11月9日,举办第六届文山州“青年梦·赢未来”大学生、退役士兵创业大赛,共有52人参加角逐。共评选出一等奖4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38名,优胜奖若干,发放创业补贴资金166.4万元扶持创业,带动吸纳150余人就业。第三,实施公益招聘服务行动。2023年以来,文山州举办“春风行动”“金秋招聘月”“就业援助月”“职引未来——大中城市高校毕业生联合招聘”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988场次,共有3533家州内外企业提供就业岗位59万个(次)。第四,稳步推进就业见习工作。全州累计建成就业见习基地341个,2023年全州共招募见习岗位568个,组织见习人员462人,累计支付用人单位见习补贴153.11万元。第五,及时兑现就业补贴助力毕业生就业。认真落实稳就业政策,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发放工作,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2023年以来,全州共向3181名大中专毕业生发放求职创业补贴318.1万元。同时,发放创业贷款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个人最高可贷20万元。
问:下一步,我州人社部门将从哪些方面推动“人才强州”战略落到实处?
答:一是加快招才引智和培养工作。积极参与“智汇文山·菁英相约”人才招引行动,线上线下联动打好人才政策宣传“组合拳”,全面系统解读宣传《文山州优化人才服务保障工作20条措施》等人才政策,扩大人才政策覆盖面和提高知晓率。组织开展好急需紧缺人才引进、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州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调考试等人才引进工作,加强全州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持续开展大规模、多层次职业技能培训,举办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精准培训,精心策划组织开展技能竞赛、技能大赛等活动,加快培养大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二是加快申报文山技师学院。坚持高起点谋划文山技师学院申报建设工作,加强部门联动协作,精准定位做好规划,着力实施精品校园、精品师资队伍、精品人才培养三大工程,采取校企合作,订单式开展专业教学、实践教学,培养更多实用型、技能型高素质人才,打造具有文山特色的技能人才队伍。
三是加快返乡创业示范打造。坚持农民增收“一口清”,结合能人回归工程和“幸福里”社区、零工市场建设,构建“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带动就业者”返乡创业就业工作格局,协同解决本地企业用工难、引人留人难、就业增收难“三难”问题,构建“以产聚人、以人兴业”融合发展的良好格局。(本报记者)
(编辑:董飞 排版:冯鹤 责编:侯佑琴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