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边境幸福村的幸福密码丨木央镇上寨村:乡村美起来 产业兴起来 村民富起来
发布时间:2024-08-27 09:19:44
从富宁县城出发,沿着蜿蜒的乡村公路行驶近2个小时,一个S形的弯道将村子划分为两片聚集区域,公路两侧,笔直粗壮的甘蔗迎风招展,放眼望去,满目皆是翠绿。一栋栋洋楼仿佛色彩斑斓的蘑菇散布其间,让人心生欢喜。
美丽、富裕的上寨村。
这里是富宁县木央镇大坪行政村上寨村小组,中越边境上的一个美丽村庄。全村共居住着52户242名彝族同胞。看着眼前干净整洁的村庄和美观气派的别墅,很难想象,曾经的上寨村人畜混居、贫穷落后,“脏、乱、差”问题异常突出。改变,始于全州轰轰烈烈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和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
2015年以来,在上级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上寨村被列入“八星级户”试点村进行打造,共硬化村内主次干道6条2300米、入户路500米,新建化粪池27个。同时,常态化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坚持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每月一评比,村内生产生活环境得到全面提升,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何让村庄美得与众不同?上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小组长吴义雄说,上寨村的绿美主要体现在庭院里,全部由政府统一规划、并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支持,群众积极性很高。“以前我家院子柴火乱堆,现在看着小菜园里的辣椒、茄子,心情舒畅多了。”村民蒙有珍的庭院里,用砖块砌成的菜园里栽种了多种蔬菜,配上简单的木架,别具一格展现出浓浓的乡情。如今,在上寨村,走进各家各户,宽敞干净的庭院内假山绿植、瓜果飘香、小桥流水,小庭院建设得很漂亮。
村庄变美了,接下来就是如何让村民增收致富。
“我们种过玉米、黄豆,也养过牛,最终还是决定专心发展甘蔗产业。”吴义雄介绍,上寨村是一个农业村,各方面优势不明显,过去一直延续发展传统产业,种植玉米和豆类,也试过发展肉牛产业,但群众增收一直缓慢。吴义雄与其他村干部经过外出考察和多番商谈,决定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边境地区的区位优势和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甘蔗产业。
说干就干,几名村干部先行先试在自家地里种植甘蔗,并与县城的糖厂签订保底收购合同,收益十分可观。看到村干部赚了钱,村民也坐不住了,第二年大家都改种了甘蔗。目前,全村共种植甘蔗1000亩,预计年产值357万元。
“这两年我们又引进生姜种植,目前,效益也十分不错。”吴义雄介绍,生姜的栽种期、采收期和甘蔗是错开的,这样既确保了村民全年都有工可打,又能进一步拓宽他们的增收渠道。目前,全村共栽种生姜500余亩。
庭院建设美了村庄,甘蔗产业榨出幸福味道。如今,上寨村已成为人人羡慕的美丽村、富裕村。202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2.3万元,真正做到乡村美起来、产业兴起来,村民富起来。
(记者:龚莉 张军丽 喻传宏 实习记者:余沁颖 文/图)
(编辑:谢思思 排版:向传帅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