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边境幸福村的幸福密码丨一件特别的“寨服”
发布时间:2024-09-10 10:27:47
清晨,阳光洒满了麻栗坡县猛硐乡丫口村,满目苍翠,稻香飘逸。水泥路宽敞平坦、直通到家,一排排新房掩映在青山绿树间,鲜艳的国旗在各家各户门前迎风飘扬。
李廷芬大妈坐在自家院子里,一手拿着壮族特色的马甲,一手穿针引线,神情专注,她用巧手在马甲上绣制“扎根边疆 心向中央”的字样。李大妈告诉记者,要绣好一件马甲,需要一周的时间。一针针密密缝,一线线情切切,老人把自己对党的恩情表达在这千针万线之中。“我们村统一购买马甲,请会刺绣的女同胞来进行刺绣,马甲前面绣的是‘扎根边疆 心向中央’、后面绣的是‘边境是我家’等字样。”丫口村小组支部书记韦堂武说,“我们就想用这最传统、最简单的方式,以针线为媒,一针一线,绣出对党的拥护与热爱,绣出大家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丫口村是一个边境壮族村寨。以前的丫口村没有任何发展优势,产业基础薄弱,没有村集体经济,地上没一条路好走,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穷山村。近年来,在党的好政策的支持帮助,特别是州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丫口村整合边境幸福村项目资金、上海援建资金、挂钩单位帮扶资金等,先后实施了危房改造、入户路及庭院硬化、村内主干道提升改造、农村卫生户厕改造、太阳能路灯安装等项目建设。同时采取“政府投资+社会资本+村集体经济+群众”的形式发展产业,引导群众种植甘蔗、八角、生姜、稻谷等农作物,丫口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饮水思源。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党的好政策带来的巨变!”韦堂武感慨地说,“现如今,农民种粮有补贴、养殖有补贴、盖房有补贴、就医有保障……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所以我们才会用心地去做这件马甲,就是想告诉大家,感党恩勿忘本。”
缝出的是衣服,织出的是情怀,这不仅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更是一种奋斗的延续。这件马甲也成为了丫口村群众的“寨服”,不管是升旗仪式,还是村里组织大扫除活动,大家都统一地穿上马甲。守护好国土,建设好家乡也成为丫口村群众不变的信念。
(记者:苏宁 张军丽 喻传宏 实习记者:陈才艳)
(编辑:刘虹 排版:陆军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