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强边固防,我在现场】活跃在边境线上的苗族“女子突击队”
发布时间:2021-08-06 10:14:44
7月28日一大早,麻栗坡县杨万乡铳干村的李广芬就来到村口,和伙伴们集合之后扛着党旗开始巡边。她牵头成立的“女子突击队”远近闻名,穿着苗族服装的她们成为了边境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她们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已有28岁。2017年成立至今,她们在协助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之后,又转战到强边固防、疫情防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中。
铳干是个边境苗族村寨,是典型的石旮旯山区,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9亩,曾经是远近闻名的“口袋村”。为了摆脱贫困,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铳干村联合支部突出党建引领,结合“英雄老山党旗红,脱贫摘帽当先锋”党建扶贫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成立党员先锋突击组,党员主动与贫困户结对子,在危房改造、环境卫生提升、产业发展、引导外出务工、帮残助困等方面互帮互助,为建设美丽和谐的铳干贡献力量。在村中,他们不仅是政策“宣传员”,还是脱贫致富“领路人”。为提高贫困户产业发展能力,党员们与致富能手共同推广辣椒种植及养兔技术,不断增强群众脱贫内生动力,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大步向小康生活迈进。
在这些党员干部中,1997年入党的李广芬就是其中一员。今年已59岁的她曾经当过村小组副组长、党支部书记等职务,虽然早已经不是村干部,但作为土生土长的铳干人,经历过苦日子的李广芬看着大家轰轰烈烈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看着乡亲们为走向美好生活而努力,她也想在其中出一份力。
“妇女能顶半边天。”李广芬认为,在做群众工作、照顾孤寡老人等方面,妇女比男同志更有优势。于是,她牵头成立了“女子突击队”,采取自愿报名和推荐的方式,吸纳家里劳动力充足、有责任心的妇女加入到突击队中,义务协助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这几年村里好多人外出打工,家里就剩老人和娃娃,突击队就走访这些老人和娃娃,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李广芬说,除了关爱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队员们还经常与党员先锋突击组一同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走村入户宣传惠民政策、为困难群众出谋划策,参与控辍保学工作,帮助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众修建入户路、打药除虫等。“有一次全村的玉米都长了虫,如果不及时消灭虫子,乡亲们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队员们就立刻行动起来,挨家挨户帮着打药除虫。”李广芬还记得2017年帮忙除虫的经历,队员们先给其他农户除完虫才去给自家除虫,但家里人都没有怨言,反而还鼓励她们先去帮助更有需要的人,这让队员们在开展活动的时候没有了后顾之忧。
“她们这支队伍起的作用特别大,帮助我们解决了好多难题,比如村里好多苗族老人听不懂汉语,她们就用苗语去宣传政策、化解矛盾。”说起这支突击队,杨万村党委书记文辉前竖起了大拇指。他说,“女子突击队”会给孤寡老人洗衣服、洗被子,还会自掏腰包给留守儿童送温暖。有时候他们没想到的细节,队员们都想到而且去做了,这些小事在增强村民凝聚力方面发挥了大作用。脱贫攻坚结束后,“女子突击队”又接着参与到了乡村振兴、强边固防工作中来,为这些工作的开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娘子军”中的老大姐是年过六十的吴顺芬,她家曾经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由于享受到了国家的好政策,“女子突击队”成立时,她就踊跃报名。“做的都是一些平常做的活,我不觉得累,反倒是跟队员们在一起干活觉得很开心。”吴顺芬说,虽然年纪大了,但村里还有年纪比她大的人需要帮助,她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去帮助别人,直到干不动为止。
“有些女同胞觉得我们的工作很有意义,在农闲的时候就临时加入,和我们一起去帮助别人。”李广芬说,队伍刚成立的时候,有些群众悄悄议论她们有工资,但渐渐了解到她们是做公益活动后,越来越认可她们。“我们做到了问心无愧,不去管别人说什么,越来越多的‘编外人员’加入队伍中,我们就能做更多事了。”李广芬说。
据了解,当铳干深入开展以“寨子清洁·我家干净”为主题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专项行动以及“美丽庭院”创建、“文明家庭”评选活动时,“娘子军”们还以身作则,与党员、村干部一起带领群众参与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让全村人逐步养成讲卫生、爱环境的良好习惯,村里环境“脏乱差”现状得到改善,逐步建成了家园整洁、环境优美、规范有序、生态宜居的农村环境。
(记者:陆志芳 王丽娟 吕静 通讯员:陈绍伦)
(编辑:侯佑琴 排版:钟晓明 审核: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