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田湾儿女心向党

发布时间:2021-08-07 23:04:43  

7月30日,驱车从马关县城前往小坝子镇东南方向的田湾行政村,行驶近2小时后,记者在田湾行政村张家湾村小组村口的路边看到了用石头砌成的几个显眼大字——“共产党万岁”。经过采访,记者得知,这几个字背后,蕴含着田湾村群众“扎根边疆、心向中央”的深情,在党的光辉照耀下,田湾村儿女早已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刻进了心中。

发自内心感党恩

田湾行政村是马关县小坝子镇最偏远的行政村,村里90%以上都是苗族。从田湾村委会所在地远眺,可以隐约看到对面山上砌着的“毛主席万岁”几个字。“小时候听老人说,是毛主席带领我们翻身做主,所以他们就用石头把那几个字砌在了山上。”年过60的田湾村党委副书记熊定福介绍,田湾村自古就有守边固边的传统,村里人经历过抗法战争、抗日战争,大革命时期还受到土匪恶霸的骚扰。1952年解放大军进驻小坝子,1952年底,盘踞在小坝子境内的土匪武装被彻底清除,田湾村得以全面解放,广大群众翻身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饱受战争之苦的田湾群众为庆祝解放,军民共同在山顶上,以石头灌砌,沿坡修建了“毛主席万岁”5个大字,每个字长7.2米、宽8.6米,总长36米,在青山之间,巍然醒目。这是田湾村群众当家做主的感恩之情,也是向试图奴役压迫人民群众的敌对势力宣告守家守国的决心。此后,田湾村的群众紧紧跟随党的领导,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修路、建房、发展产业,日子一天天变好。2020年6月,田湾行政村张家湾村小组还被列为全县第一个边境小康示范村启动建设,村寨综合配套设施进一步得到加强。2021年3月,马关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后,国门宣讲队来到田湾村举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主题宣讲。宣讲刚一结束,群众就围绕怎么感党恩议论开来,他们商议: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100年了,以前老人们在山上砌“毛主席万岁”谢党恩,现在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用石头把感恩砌在墙上,让子子孙孙永远记住共产党、永远感谢共产党、永远跟着共产党走。张家湾村小组的群众提出来,他们刚建成小康示范村,砌字的事情就由他们村的群众来干。“我们书读得少,不知道怎么表达对党的感激之情,就学着老人们表示感谢。”张家湾村小组39岁的党员黄丽萍回忆,当时张家湾村小组村民自发投工投劳,自带伙食、自带工具,每天花2个小时到山底的河谷地区拉石头,跑到一公里以外的山上挖白泥,全村人花了3天时间在村口路边砌建了“共产党万岁”几个大字的石墙,还在路边用茅草、树干建起了一个风雨亭,方便大家停歇瞻仰。“翻身不忘毛主席,致富感谢共产党”,这是田湾人民发自肺腑的心声。

一心一意听党话

经历过战火洗礼的田湾村群众深刻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努力建设家园。但田湾村委会所在地离小坝子镇政府16.5公里,地处偏远,山高路陡难出行,许多老人终其一生没出过田湾,更别说发展产业致富,直到20世纪90年代,村里人还靠着吃救济粮过活。“那时从田湾村委会所在地走到小坝子镇要走三四个小时,远一点的村小组要走六个小时。当村里有人生病,我就组织村民一起帮家属把病人抬去镇上治疗,由于花费时间长,有些人,还没等抬到卫生院,就熬不住了......我们眼睁睁看着他们在路上‘走了’,眼泪都流不出来......”说起过去,熊定福红了眼眶,“国家给了我们边民许多好政策,党委政府也经常来宣传,我们知道干项目就是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只要先动起来,等国家有钱有项目了,就会支持我们,就算没有项目,这也是为自己子孙后代做的事情。”熊定福说。1996年,在村干部的带领下,田湾村每家每户投工投劳,每到农闲时节就自带干粮去修路,参与修通了小坝子镇到田湾村的主路后,又自发组织修通了各村小组到田湾村的进村路。人可以走出去了,但种在大山深处的农作物成熟了却难以搬运出来。2000年,田湾村开始了产业路的漫漫征途。2012年,边境地区开始发放边民补贴。“国家有那么好的政策,我们不能随便用这笔钱,要把钱用在刀刃上,让这笔钱发挥最大作用。”熊定福说,村干部和村民们商议后,决定把全村的边民补贴都投入到修产业路上来。到2015年,国家发放给田湾村边民的四百多万边民补贴,全部被村民用到110公里的产业路修建上。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吹响,政府对农村公路的投入不断增大,处于崇山峻岭的群众出行难题终于被攻破。“到镇上的路修通了,家里到地里的路也修好了,腰包也鼓起来了,想都不敢想会有今天的好日子!”田湾行政村达凤一组的村民古文光如今已经60多岁,他回忆说,由于路不方便,以前村里有些人家连到自家地里种地都要在地里搭个棚子,一个月干完农活再回去,他家收粮食要从9月收到差不多过年的时候。“现在骑摩托车十几分钟就能到地里,中午还能回家吃个饭,都是党的政策好啊!”古文光感慨。随着路的修通,肯吃苦、积极性高的田湾村人享受到了更多的国家“福利”。借着对口帮扶、脱贫攻坚等政策的东风,田湾村人大力发展产业,栽砂仁、草果、香蕉……什么产业能致富,群众就积极发展什么产业。同时,村里还大力建设基础设施,实施人居环境改造,家家户户住上了新楼房,男女老少脸上挂满了笑容。“以前有人开玩笑说我们村没有一户人家的家当值100块钱,现在我们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12633元。”熊定福自豪地说,从小坝子最贫穷的村,变成了富裕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梦想正一步步实现。

齐心协力跟党走

享受到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村民们强边固防、守家护国的血液一直在延续。从海拔1300多米的达凤村小组所在地,顺着村民们修建的山路蜿蜒而下,一路上可以看到山上种着的香蕉、砂仁等经济作物长势喜人,来到位于山脚的河边,设置着离田家湾村委会最远的一个强边固防卡点。今年66岁的吴兴友是田湾行政村达凤二组的村小组长,也是强边固防卡点的值守人员。虽然不会骑摩托车,但只要轮到他值守,他必定早早出发,走2个多小时到卡点值守。“走这点路不算什么,以前路不通的时候背粮食回家更累,党和国家帮助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现在需要我们出一份力,我们就要守好。”吴兴友说。“田湾村的群众以前自发修路通到这里,对更好地开展强边固防工作发挥了重大作用。”小坝子镇党委副书记蔡治杰介绍,田湾村的群众一直都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从修路到脱贫攻坚,再到强边固防,家家户户都积极参与。同时,田湾村还利用广播、电话、微信等渠道进行宣传,让每一个群众都自觉参与到强边固防中来,形成了群防共治的良好局面。“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今年七一,田湾村的党员来到“共产党万岁”的石墙前,再次重温入党誓词。熊定福说,田湾人民对党有说不完的感激,大家坚信:只要团结一心跟党走,就能守好边防、建好边疆,日子也一定会越来越红火。

(记者:陆志芳 吕静 王丽娟)

(编辑:刘梅 排版:张振飞 审核: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