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守好国境护人民
发布时间:2021-08-09 15:50:43
盛夏午后,太阳炙烤着大地,没有一丝风,空气黏稠燥热,人不需要动就浑身冒汗。在这样的天气里,麻栗坡县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头顶烈日,佩戴口罩站在卡点处,一手持测温枪为过往群众测量体温,一手持健康码和行程码引导群众扫码并登记信息;他们穿越在深山密林,日夜在边境线上机动巡逻,为祖国和人民保驾护航。他们是强边固防守边人。
来自八布乡东油村的村民韦堂荣,是320卡点的值守人员。今年已50岁的他,积极响应强边固防号召,主动报名参加,通过笔试、面试等层层选拔,成为八布乡第一批由固定群众值守卡点的人员之一。“因为我是一名党员,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就应该主动站出来。”韦堂荣解释了他主动报名的初心,他说,自己很荣幸能被选为值守人员,自今年4月来到该卡点值守至今,他扎实做好卡点值守、日常机动巡逻等工作。“下一步,我将加强学习,加强培训,积极参与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鼓励他们参与到强边固防工作中来,做真正的守卡卫士。”韦堂荣坚定有力地说。
“我为边疆守一天,祖国呵护我一生!”铿锵有力的话语回荡在坝拉卡点的上空,这是来自25岁砚山支援民兵吴红港的铮铮誓言。吴红港是坝拉卡点年龄最小的值守人员,7月23日才从砚山赶来支援。吴红港从小就有一个当兵的梦想,他渴望有朝一日能拿起钢枪保护祖国和人民。“当收到支援通知时,我没有一丝犹豫,相反我很激动,因为我知道我的机会终于来了。”吴红港说,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应该以身作则,积极响应号召加入强边固防工作中,能在这种时刻为老百姓服务,守好国门,他感觉自己的青春没有白过!
杨万乡龙媚卡点是通往八布乡、铁厂乡的“咽喉”之地,杨彬斌是这个卡点的值守人员之一。今年4月,他从砚山来到杨万乡支援,并担任民兵排长,刚开始是在一线卡点机动巡逻,后被安排到龙媚卡点值守,主要负责对过往车辆、行人的排查登记。除了日常卡点值守工作外,杨彬斌每天还要抽时间与其他支援民兵打电话,了解他们的思想生活状况。他说,作为排长有责任管好队伍带好兵,思想稳定也是做好强边固防工作的重要环节。4月至今,杨彬斌一直坚守在强边固防一线,从没回过家,家里人要来看他也被他以路程太远的理由拒绝了。“我是一名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有召必回!祖国和人民需要我的时候,我理应挺身而出,我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怕苦、不怕累、勇敢往前冲,这样才不负人民的重托。”杨彬斌说。
“这里气温都在30度以上,晚上热得睡不着,蚊虫很多,喷杀虫剂也不管用。但是,我觉得可以克服。”杨万乡哪都村345卡点值守人员邓天俊向记者讲述了他在卡点的生活状态。邓天俊是州妇幼保健院的医生,原本在丘北县曰者镇出水寨村驻村。7月20日,邓天俊被抽调为“强边固防突击队”的一员来支援麻栗坡。来到卡点后,邓天俊迅速转换角色,投入新的“战斗”,除了每天和其他值守人员到边境线巡逻外,也负责在视频监控后台中心实时监控边境线动态。当监控后台发出警报时,他要及时点开监控视频查看是否存在可疑情况,并快速准确作出处置。“我本来也是麻栗坡县人,能成为强边固防突击队的一员,我感到很荣幸。守好这里就是保护好我的家,我会继续奋斗,做新时代担当有为的年轻人。”邓天俊说。
......
他们,只是许许多多强边固防工作人员的一个缩影。在中国,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人,他们不畏严寒酷暑、不怕风吹雨淋,坚定地站在一个又一个卡点,严格做好排查登记、巡边守边等各项工作,“守牢、守死、守住边境防线”是他们最坚决的行动,他们为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记者:王丽娟 陆志芳 吕静 通讯员:陈绍伦)
(编辑:熊明刚 排版:张振飞 审核: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