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胡明昌:织好边界网守好国门
发布时间:2021-08-13 10:08:40
在祖国边陲马关县都龙镇茅坪村,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界务员,他这样形容自己:“我是一只蜘蛛,在祖国的版图边缘织网,每一块界碑就是蜘蛛网的一个节点。”疫情来时,他“织网”护人民,守护好边境线上的界碑。他就是茅坪村党总支书记胡明昌。
图为胡明昌为卡点值守人员送水
茅坪村距离边境线仅2公里,地势险要。胡明昌是土生土长的茅坪村人,自小就走遍了茅坪村的各个角落,是茅坪村的“活地图”。2002年至2008年,胡明昌参与了边界勘界工作。在竖立界碑时,由于当时交通不便,立界碑的位置地形陡峭复杂、车马不能到达,胡明昌就带领群众把界碑一块一块地背了上去。几百斤重的界碑压在胡明昌的背上,压得他快喘不过气来,但他并没有叫一声苦喊一声累,正是守边固边的决心支撑着他一步步把界碑背上去。
界碑立好后,胡明昌担任了界务员。13年来,他坚持每周一次在4.5公里边境线上的界碑间往返巡边。由于山路崎岖,巡边一次需要一天时间。“只要我还能走得动,我都要去巡边。守好边固好边是我应尽的义务。”从都龙口岸一线到荆棘丛生的原始山林,胡明昌风雨无阻地用脚步丈量边境一线。13年来,他累计巡边3000多公里。
2020年初,全国发生新冠肺炎疫情。胡明昌在新闻里看到武汉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的态势,意识到疫情的严重和危险。正月初七,他组织茅坪村的党员、群众,在进出都龙口岸的路口处,设置了疫情防控卡点,组织村干部、党员挨家挨户排查登记返乡人员信息,落实防控措施。
为加强疫情防控,由群众值守的卡点逐渐增加。胡明昌每天穿梭在各个卡点间,给值守人员运送饭菜、物资,全身心投入到这场防疫战争中。得知有两个卡点没通水源,胡明昌每天开着自己破旧的皮卡车,装运400斤水运到两个卡点处,缓解群众的饮水难。“我天天拉水也只能保证当天的用水量,我必须主动去找水源,解决群众的用水难题。”胡明昌说干就干,凭借着熟悉茅坪村地形的优势,他在山林里奔走了3天,终于在两山夹涧、树荫茂盛的地方找到了水源。之后,胡明昌又自己出钱拉沙和水泥,在两个卡点间修了一个蓄水池,将水引到蓄水池中,解决了卡点群众的用水难题。
有的卡点没有通电,为了接通电需要人爬上树去绑电线。一天,一棵大树突然倒了下来,眼看就要砸到人了,胡明昌眼疾手快地跑了过去,树是“扶”住了,但他的脚却被锯子弄伤了。大家都劝他好好休养,但胡明昌心里挂着“通电”一事,包了药后就匆匆赶回了卡点,坚持和大家一起把电接通。“保证各卡点用水用电通畅、物资供应充足,才能更好地做好强边固防工作。”胡明昌说,作为一名党员要迎难而上,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不退我不退!”是他最坚定的初心和使命。
“平凡人做平凡事,我只是在做我该做的。”胡明昌说,每天到各卡点查看值守情况,查看边界上是否有可疑人员出没,这已成为他的工作习惯。
2020年5月,胡明昌的妻子被诊断出鼻窦炎需要做手术,胡明昌刚把妻子送到医院,就接到了电话说卡点有急事,他立马“抛下”妻子返回了卡点。“其实我挺对不起她的,但是她很理解我,她说守好边才能守好家。”胡明昌对妻子的愧疚溢于言表。在岳父因癌症住院期间,整天奔忙的胡明昌仅匆匆到医院探望过两次,并且两次都是刚赶到医院,就被卡点上的大事小事紧急召回。最后,岳父出院没几天,就离开了人世,这成为他心中永远的痛。但胡明昌没有沉溺于哀痛中,匆匆办完岳父的丧事后,他又打起精神出现在各个卡点之间,做好各项工作。
胡明昌作为茅坪村卡点的“大家长”,从大事到小事,都需要他操心。在接受记者采访期间,他的电话不断,只见他沉着冷静地在电话里安排各项工作。
2010年,云南省政府对胡明昌在勘界工作中的突出表现给予了嘉奖;2018年,胡明昌被评为云南省优秀界务员;2021年被评为文山州优秀共产党员。在胡明昌的带领下,2020年茅坪村党总支被评为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茅坪村委会被评为云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
“有了这些荣誉,我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胡明昌说,他会用这些荣誉激励自己,不忘初心,再接再厉,守好国门。
(记者:王丽娟 陆志芳 吕静)
(编辑:熊明刚 排版:钟晓明 审核: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