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马关:全域党建“1+3+N+1”模式助力强边固防

发布时间:2021-09-03 16:30:48  

文网讯 马关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先治边、治国必治边”战略思想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州委关于强边固防的部署要求,始终把强边固防作为“国之大者”在马关最直接的体现,以“镇守边关、视死如归,我将无我、不负重托”的姿态和气魄,探索强边固防“1+3+N+1”模式,凝聚村村是堡垒、户户是哨所、人人是哨兵、处处是防范的强大合力,筑牢强边固防铜墙铁壁。

“1”个边境地区大工委

在马关边境一线成立1个边境地区大工委,大工委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牵头整合区域内海关、外事、边防检查、检验检疫、军警部队等全部力量服务于强边固防和疫情防控工作,深化党政军警民“五联共建”,构建“党建一体化”格局,提升国门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3”个大党委

边境乡镇成立都龙国门大党委、小坝子大党委、金厂大党委3个大党委,统筹辖区内所有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向强边固防疫情防控工作倾斜,全力推动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合一”,筑牢一线封、二线堵、三线控“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化防控体系。

“N”条措施抓落实

根据州级抓党建促强边固防24条措施细化制定马关县党建引领强边固防37条具体措施;建立四班主要领导分别任总指挥长、指挥长和总督察长的指挥体系;建立处级干部包段包卡包村、县级部门挂村联组的责任体系,全县284名干部挂包边境当“段长”“网格长”,通过县包乡、乡包村、村包组、组包户、户包户,实现管边控边到每个乡镇、到每个村、到每个组、到每段边境、到每块界碑、到每个卡点、到每处便道;组建300余支党员义务巡逻队在全县138公里边境线上日夜巡逻,杜绝非法入境行为;组建243支“国门宣讲队”“法制宣传小分队”到边境村寨对强边固防、疫情防控以及打击走私、偷越边境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相关法律法规开展宣讲1800余场(次);在直接抵边的57个村小组成立40个党支部,优化抵边村党支部设置,同时在99个疫情防控卡点成立55个临时党支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选派33名强边固防工作队队员、50名民兵突击队队员的基础上,从县内非边境乡镇驻村工作队员中抽调150人组建突击队充实到各边境防线卡点。同时,文山市选派55名强边固防突击队员支援马关县强边固防和疫情防控工作,凝聚强边固防疫情防控强大管控合力;发展一批新党员,累计在边境一线确定预备党员27名,动员25名表现突出的干部群众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推荐12名在全县强边固防和边境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中勇于担当、业绩突出、群众和社会公认的先进个人上报州级通报表扬;加大在强边固防和疫情防控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力度,从强边固防和疫情防控一线提拔和转任重要岗位干部12人;加大关心关爱一线干部,在强边固防和疫情防控边境乡镇晋升职级11人;从公安队伍选派3名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干警到3个边境乡镇挂任党委副书记,并抽调50名警力组建工作专班,主抓强边固防和疫情防控。

“1”个网格化托底实现闭环

全面推行边境地区“十户联防”网格模式,以5至10户为一个单元,将全县划分为9783个网格,从本自然村居住中的村小组党员干部和党员中推选出5454户“党员中心户”,每月向所在村党支部报告联防户生产生活轨迹,构建“乡镇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农户”的5级联防联控网络体系,分层建立工作群,县委书记当“群主”,“两代表一委员”入格进网,实现涉边问题“一网打尽”。

(马关县委组织部:吕超 李婵媛 罗桂洪)

(编辑:董飞 排版:钟晓明 审核:梁丹)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