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传承“铁拳精神” 争当双拥先锋
发布时间:2022-08-17 09:11:59
一个人,为了延续军人的本色和精神组建了一支“铁拳团”;一群人,怀揣着对未来的期望走进了“铁拳团”,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退役军人。
2018年,从部队退役后突然慢下来的生活让杨昌华极不适应,6年的军旅生涯,他早已习惯了那种简单、紧张、规律的军营节奏。在家里坐立不安一段时间后,他萌生出一个想法:建一个军事化训练基地,把退役军人招进来,既能为他们解决就业问题,还能一起为社会做点事。说干就干,当年8月1日,建军节当天,杨昌华组建的云南铁拳团拓展训练基地在旧莫乡揭牌成立。“取名为‘铁拳团’,主要是想继承和发扬敢当先锋、敢打硬仗、敢于牺牲的精神和传统,永葆军人本色。”杨昌华说,每年他都要组织两次专场招聘会,优先聘用退役军人,目前,训练基地在职员工230人,其中180人是退役军人;常驻基地教官96人,其中退役军人83人。
“我们在这里既像部队也像家。”办公室主任沈华康告诉记者,基地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早晨6点,起床哨声准时吹响,教官们吃完早餐后便各司其职,按计划完成当天的工作任务。晚上8点开总结会,对一天的工作进行复盘。散会后是自由活动时间,通常大家都是一起打球、看电影,但最温暖的时刻还是聚在一起聊天谈心,分享各自的喜怒哀乐。
“之前有个教官家里老人生病,他想辞职回家,杨总了解情况后劝他安心工作。”沈华康说,这位教官退役后就来到基地,工作踏实勤恳,业务能力强,两年的时间就能独当一面。家里老人生病后,虽然舍不得这份工作,但他还是决定辞职。了解情况后,杨昌华立马找到他,让他放下思想包袱,安心工作,并召集大家筹集10万元钱给他解燃眉之急。现在,老人身体已经康复,这位教官也和公司签了长期聘用合同。
由于教官大部分是外地人,为了缓解他们的思乡之情,逢年过节,基地都要组织大家一起包饺子、搞联欢活动、发慰问品。每年还为执勤教官配发服装,冬季增添大衣毛裤,让他们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为了解决单身教官的“人生大事”,基地还会联系其他单位和相关部门组织联谊活动;配偶需要找工作、子女需要就近入学的,基地也会尽力帮助协调解决,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为了让退役军人稳定下来,基地除了根据他们退役前的兵种以及擅长的领域进行分工外,还制定了完善的薪酬标准和奖励晋升机制。教官月收入4000元至8000元不等,基地还帮缴纳“五险”,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每年会有相应的年薪补贴。为了鼓励大家提升学历,外出培训考试的人员,基地报销报名费、车费、住宿费等。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基地还会对岗位、工资进行调整。目前,基地共有9人获得专业资格证书。
此外,基地还发放一次性购房、租房补贴。工作不满5年的,由基地提供住宿或是给予租房补贴;工作满5年以上的,根据工作年限,在购房时公司一次性给予10万元至20万元不等的购房补贴。目前,公司已为8人分别发放一次性10万元购房补贴。
军人的作风、军事化的管理,自创建以来,基地以过硬的业务能力和贴心的服务赢得大家的肯定,先后有广南一中、二中、桃源中学、南屏中学、广南一幼等14所学校选择与其开展长期合作,承接学生的军事训练、夏令营、冬令营、校园半军事化安全管理等。帮助合作学校组织军训活动,配合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职工、学生轮训等。此外,基地还把国防教育纳入教育计划,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爱国教育宣传活动。
“我们在寒暑假的时候会组织学生开展军事训练、拓展训练和团建活动等。”沈华康说,基地每年招收学生开展为期15—21天集训,开展国防知识教育、感恩教育、军事科技和太空科学知识普及、野外生存技能培训、农耕文化体验、基本生活常识教育等,集训内容丰富多样。
基地依托旧莫乡的烈士陵园、战斗遗址、王氏宅院等红色资源,以“红色教育课程基地”建设为载体,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定期组织学校师生到旧莫乡开展吃红军饭、唱红军歌、重走红军路等红色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为了让部队官兵感受到驻地老百姓的关心关怀,基地经常联合医院、爱心企业、法律工作者等,把部队官兵邀请过来,为他们开展义诊、捐赠、法律讲座等服务,组织大家搞篮球赛、乒乓球赛等文体活动。
为了让军属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心关怀,每年的建军节、中秋节等,基地都会组织人员到附近的军属家里开展慰问;现役军人和烈士子女还可以免费到基地参加拓展训练,退役军人子女享受5折优惠。
由于基地始终把“拥军优属、拥政爱民”融入日常工作中,在退役士兵安置、双拥教育、国防教育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21年12月,基地被广南县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命名为广南县国防教育基地和双拥教育基地。
“下步,我们会继续招收更多的退役军人,扩建基地专业化训练场地,扩宽业务范围。根据党委、政府、学校的需求,开展防溺水知识宣传、做饭做菜技能培训等方面的训练课程,为更多学生提供专业训练,为社会做更多贡献。”杨昌华边环视基地边向记者描述他的计划,基地的发展蓝图将会在不久的将来一一铺开。
(记者:龚莉)
(编辑:陈慧 排版:尹颖 审核:李云淑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