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七城创建”进行时|西畴马龙州村:打好美丽乡村组合拳建设“石美”
发布时间:2022-12-13 10:37:37
马龙州村小组位于西畴县法斗乡西北部,距法斗乡人民政府所在地11公里,距西畴县城19公里;东与饶家寨村小组相接,北与上新寨村小组接壤,西与小岩腊村小组接壤,南与甲沟寨相接。两边高中间低,为凹型地貌,两边坡度较高,平均海拔1300米。全村有43户221人,其中包括饶家寨4户16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海拔条件及地质特征,使马龙州拥有别具一格的“石美”自然风光,原始的石材建筑物更是使得村庄景色锦上添花。
坚持党建引领建强基层战斗堡垒实现“组织强”
马龙州联合党支部现有党员9名,60岁以上党员有3名,占33.33%;高中以上学历党员有2名,占22.22%。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党支部始终坚持以引领为核心、以示范为抓手,把支部建成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带领群众发展致富、团结各方力量、推动发展进步的第一道堡垒。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环境整治等各项工作中,成为建强村党组织、巩固脱贫成果、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为民办事服务等的中坚力量,切实做到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让党旗飘在一线、让党员干在一线,不断增强党支部和党员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实现了从软弱涣散到心齐力强的转变。
夯实产业基础激发振兴发展活力实现“产业美”
目前,该村主要农业经济产业为优质粽子叶和草果产业,现有优质粽子叶种植面积50亩、草果40亩。粽子叶每亩产量在两万张左右,每亩能实现收入5000元左右,是村内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组成部分。下步,马龙州将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继续发力,采取“以奖代补”鼓励支持粽子叶和草果产业发展,在稳住传统产业的同时探索发展“四新经济”,即引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壮大农业产业。引进连翘打造“地埂经济”“林下经济”示范基地,迈好乡村振兴第一步。
全力绿化美化共建生态宜居家园实现“环境美”
建立长效机制。马龙州积极响应上级党委政府号召,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为契机,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重点管理,抓实“5分钱”工程,抓牢十户联防网格,提高群众参与度、增强群众责任感。常态开展整治。不定期组织群众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理顺”影响村庄整体感观的生产生活设施,构建清爽、整洁、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将环境治理理念根植于心,外化于行。合力“锦上添花”。村小组以“绿带”“花带”建设为抓手,发动和引导群众参与到村庄美化绿化中来,在主干道沿线、房前屋后、农户庭院中栽种与石山环境相协调的红枫、银杏及本地原生景观乔木,同时栽种太阳花、炮仗花、朱顶红等成本低、见效快、易管理的花种,见缝插绿、见缝插花,全面提升绿化水平,努力实现道路干净无垃圾、家中整齐不乱堆、环境明亮景色美的显著改观。
加快移风易俗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实现“风气美”
村小组根据实际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和红白理事会,充分发挥征信卡和红黑榜作用,采取村小组会议、党支部活动、村村响等方式引导群众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各项规定,在规范约束村民行为的同时,挖掘优秀典型,树立良好榜样,表扬先进、鞭策后进。利用村内广场和活动室,开展多种形式的知识宣传、文艺演出和培训活动,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加快移风易俗转变,倡导文明新风尚,以正确的价值导向推进乡村治理工作,助力乡村振兴。
上下联动汇聚力量谱写新篇章实现“生活美”
马龙州将一直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县政府的统筹谋划、乡党委政府的精心指导、党员干部的带动示范、全村群众的热情参与下,以党建为引领,以“小产业推动大振兴”为目标,以“石美”马龙洲为抓手、以乡村振兴为契机,上下联动,勠力同心,走出致富新路子,过上幸福新生活,打造“石美”马龙州新名片。
(麻栗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秦登云 时扬)
(编辑:熊明刚 排版:张振飞 二审:李云淑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