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州生态文明建设步入新天地!
发布时间:2024-03-11 15:47:06
近年来,文山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以高水平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生态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近期,州七城创建工作指挥部专班调研组走访了全州各地,看到了生态文明效应得到明显提升。
马关县去年被生态环境部评为第七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是文山州在生态建设方面获得的首个“国字号”,因此调研组首先来到马关县。初春的马关,风景如画,一幅天蓝、地绿、水清、城靓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调研组先后到城市、农村、社区、工厂、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小白河、都龙矿山等地进行实地调研。调研中发现,马关县已探索出了一套全新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模式,让该保护的得到保护,该治理的得到治理,该整治的得到整治。
在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望天树、蚬木、东京龙脑香、宽叶苏铁、华盖木等246种保护植物,圆鼻巨蜥、灰孔雀雉、蜂猴等57种国家重点保护脊椎动物得到有效保护。苍翠欲滴的生态植被,离不开管护局的日夜守护。古林箐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综合科负责人张金国介绍说:“调整了保护区站点设置和制度更新,对保护区内的森林、水源地进行保护和管理,对野生动植物进行保护和繁育,使自然生态得到有效保护。与此同时常态化进村入户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在各个村口张贴标语,通过大量的宣传工作,群众的意识也全面提升,不仅不会去破坏森林,而且主动加入到保护行列中来,为保护区加了一道最关键的保护膜。”
在都龙矿山,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采挖一片就复绿一片,让这片矿区生态保持不被破坏。
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承功说:“结合复垦增绿,公司制定了《绿色矿山管理办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矿山土地复垦方案》《年度复垦复绿计划》等办法和方案。自2012年以来累计投入2600万余元,在采矿车间栽种蓝花楹、象草等为山体披绿,复垦绿化面积2280余亩。”
马关县通过多管齐下、综合施治,2023年全县行政村污水治理率62.99%;县城区及乡(镇、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覆盖率达100%,建制村和自然村覆盖率分别达99.19%、99.34%。
古林箐乡新田湾村村民盘文祥说:“我们村安装了两个集体污水处理池,部分村民还安装了三格式化粪池污水处理设备。所用的钱是政府补助一点,农户出一点,现在院子里空气都好了。”
马关县生态建设覆盖所有领域,实施的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重点行业“三废”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取得较好效果。目前国控、省控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出境河流水质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马关县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工作方法。重点突出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统筹资金资源,推进山上山下、地上地下及河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实现生态保护修复、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化传承协同共赢,筑牢区域内生态涵养、生态安全屏障。” 马关县政协副主席、县“七城创建”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王王说。
结合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文山州内工业逐步“向绿转身”,农业、旅游“逐绿前行”。
铝业是文山州一大经济支柱产业,文山市马塘工业园区、砚山县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富宁产业园三大园区都把绿色环保放在首位,各个企业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铝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位于砚山县云南绿色铝创新产业园的云南宏泰公司,在电解铝生产过程中,采用干法烟气净化系统后部加装湿法脱硫系统确保排放达标。
“通过干、湿两次处理,排放的二氧化硫、烟尘颗粒物、氟化物优于国家排放标准。” 云南宏泰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苗勇波说。
与此同时,文山州在农业、旅游业发展方面绿色生态取得多项成效。文山市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2023年,文山市共打造9.8万亩蔬菜基地,综合产值达5.6亿元。主要分布在德厚镇、红甸乡、平坝镇、小街镇等乡镇,获有机蔬菜产品认证4个,绿色食品认证3个,获无公害认证2个。2024年计划打造蔬菜基地9.9万亩,还将围绕蔬菜种植和交易布局,加大综合水利和交通建设力度,不断完善田间地头、物流等冷链设施建设,综合提升农产品质量。
丘北县通过多措并举,推动普者黑景区逐步成为绿色生态旅游地,去年普者黑景区还被评为省级绿美A级景区标杆典型,入选“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长江自然生态之旅”。2023年丘北全县共接待游客826.39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9.5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86%和69.26%。
从生态文明建设出发,全州各地在城市规划发展中把绿化、黑臭水体治理、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工作放在首位,让“生态福利”变成百姓红利。
文山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把盘龙河文山城区段综合治理作为切入点,于2021年开始进行管网排查、污染源整治、污水处理厂建设。120个城市排污口得到整治,第一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完成了部分河道清淤工作。2022年11月开始进行沿河景观提升,全长10.3公里,主要实施生态河堤、生态绿道、健康步道、文化旅游、绿化景观、灯光亮化等“十项工程”。目前部分河段通过治理已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理想之地。
调研组来到位于河畔润园小区对面的树蕙园看到,三七花、榕树、清香树、木兰花等八县(市)的县花县树云集于此,加上地绿植物、彩色生态廊道、休闲栈道的映衬,整体环境清幽雅致,许多市民来到这里跳舞、闲聊、散步。
“以前这段河杂草丛生,又脏又臭,我们都是绕道走。现在是河水清澈见底、古树成荫,我们白天来感受蓝天、碧水,晚上来散步。这里从早到晚的人都很多,变成一个热闹的小景点了。”文山市民李娥说。
“按照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要求,我们要把盘龙河建成靓丽的风景线、休闲的好去处、经济的生长带、城市的标志区。目标就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以后就是我们的一个旅游景点,也是我们城市的公园。”文山市盘龙河治理工作专班专班长杨立伟说。
调研组通过大量走访,发现全州八县(市)围绕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加强了环境治理和污染源排放管控,对污染企业进行监管和督促整改,使空气、水质、噪音等环境指标得到改善。并积极推进新能源发展,大力培育以风、光、储为主的绿色电力支柱产业,这些工作为文山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根基。
(记者:罗佳贵 部分图片来源:州七城创建指挥部、马关县委宣传部、熊平祥、寸四龙)
(编辑:谢思思 排版:向传帅 责编:侯佑琴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