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新时代“西畴精神”宣讲团到昆宣讲,观众无不动容

发布时间:2021-05-24 18:56:16  

新时代“西畴精神”宣讲团

到昆明宣讲侧记

“我要从新时代西畴精神中汲取信仰、党性、理论和作风的力量,在工作中结合实际,把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贯穿始终……”听完宣讲报告会后大家纷纷表示。

5月21日,应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和云南财经大学的邀请,新时代“西畴精神”宣讲团来到昆明,分别到这两所院校,为学院干部职工、中青班学员,省委统战部、景星街社区党委党建联盟单位和学校师生进行宣讲。宣讲报告会以讲述、视频等形式展开,6名宣讲团成员用亲身经历,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向大家阐释了西畴在哪里?新时代“西畴精神”是什么?令在场观众无不动容。

在苦干中创造奇迹

西畴县西洒镇岩头村村民小组组长李华明是首位宣讲者,他沙哑的嗓音饱含着沧桑与坚毅。他说,岩头村在悬崖峭壁之上,进出村的路是只有两尺宽的悬崖路。80多岁的老人20多年没出过村,村子里有6个媳妇熬不住,跑了没再回来,就连我自己的老婆也都跑回了娘家。最为受苦的就是上学的孩子们,凌晨5点就要打着火去上学。说到这,李华明哽咽了,在场不少观众更是湿了眼眶。

“只有修路才有出路。在悬崖上打炮眼,小伙子都不敢上去,我是村长我就先上。”大屏幕照片里的李华明腰上拴着绳子,另一头则拴在悬崖的树桩上,这令全场观众不禁屏住了呼吸。李华明以愚公的韧劲,用12年的时光带领村民们硬生生打通了最后一公里进村公路,致富之门也随之打开。

宣讲团成员程敦儒是西畴县百汇药材林果种植有限公司董事长,71岁的他精神矍铄,说话铿锵有力。

上世纪80年代时,程敦儒是当地有名的万元户,他的砖厂生意红火。但他不满足,看着三七价格一路上涨,程敦儒头脑一热,卖掉了砖厂,向银行贷款,转向三七种植。正当他满怀信心,准备躺在床上数票子时,一场大火把他所有的梦想烧了个精光。程敦儒不甘心,咬牙卖光家产,准备孤注一掷,再赌一把。三七是丰收了,可又遇上三七价格暴跌,他赔得血本无归。

程敦儒经历两次大难,但他并没有就此消沉、落寞。他再次做出人生中的重大决定,上山开荒种中草药。一年接着一年挖,一年接着一年种,整整4年时间没有下过山,终于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石旮旯山里瓜果飘香,中药满坡。随着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还成立了合作社和公司,在脱贫攻坚过程中,程敦儒的公司带领786户村民共同发展中药材种植,村民腰包鼓了起来。

“西畴人民始终以主人翁姿态,不等不靠不懈怠、苦干实干加巧干的工作作风,值得在座每一位观众学习、践行。”云南省社会主义学院人事处工作人员邓瑛在宣讲会现场对记者说。

“听了西畴精神的宣讲,感受最深的就是要振奋精神,变任务为责任,变压力为动力。西畴精神是一种永不退缩、永不放弃的执着坚守。成功的秘诀在于坚韧不拔、坚持不懈。反观自身,就是要立足本职工作,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利益,为人民谋幸福。”云南省委统战部机关服务中心主任廖亮表示。

在实干中创造美好生活

西畴精神,从最初的造地要粮到修路架桥,到后来的治石漠、兴水利、护生态、自建小康村等奋斗实践,铸就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丰碑。从木者到三光,从岩头到肖家塘,西畴精神激励的不光是西畴人,更像是一枚火种,点燃了壮乡苗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激情。

富宁县田蓬镇村民林永权,上世纪90年代,在外出打工潮中决定回乡创业。他种植草果成功后,决定带着村民们一起致富。大家积极性都很高,一种就把草果种到了边境线上。边境上种草果,界限明晰,纠纷少了。2012年,林永权获得全国优秀界务员荣誉,到北京领奖时,时任外交部副部长张志军对他说:“老林,产业做好了,还要把年轻人留住,守好边关。”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他在村里培育出14个产业,村里青年大量回流,他用实干的行动兑现了向外交部做出的承诺。

砚山县稼依镇大稼依社区党委书记刘仙同样是西畴精神的践行者。

在担任社区干部之前,刘仙已拥有上千万元固定资产,但她不顾家人反对,当上了一名基层干部,并下定决心带领群众干,让老百姓早日脱掉贫穷的帽子,这一干就是19年。如今的大稼依社区,家家户户盖新房,出门走的是水泥路,社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和谐,各民族团结互助,面貌焕然一新。刘仙常说:“看到老百姓日子越过越好,各民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就是当社区干部最大的幸福。”

“说不怕,那肯定是假话,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广南县连城镇北宁中心校落松地教师农加贵讲述了他35年如一日,将一批又一批孩子送出大山,走向光明未来的感人事迹。农家贵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仅是一名优秀教师,更是落松地村的民族团结进步领路人。因为有了他,落松地村来自不同地方的5个民族团结互助、亲如一家。

“听了宣讲,让我感受到了西畴精神就是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的具体体现。”迪庆州人民政府驻京联络处副主任益西拉木表示,敢闯敢干的西畴精神催人奋进,也让大家深刻地认识到,西畴精神正引领着文山州各行各业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今后,我们也将以西畴精神为指引,做好自己本职工作。

“一切从人民利益和党的需要出发,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不怕苦不怕累,西畴精神永远是我们年轻人的榜样。”云南省昆明市景星街社区工作人员王云说,刘仙书记的报告让我印象深刻,同样作为在社区工作的我,更加明确了方向,校正了人生观,一定要把自己负责的工作干好,多谋群众之事,发展之事。

“从文山的许多故事中,我看到了很多很多的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岗位。我想,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总要为这个社会留下些什么,以自己的专业知识、能力,为祖国、为家乡留下自己的痕迹和贡献。”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崔竞予说。

争做新时代“西畴精神”践行者

精神的力量无穷大,新时代“西畴精神”激励着文山各行各业不断奋进,迈进新时代。怎样把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好,创造更多的发展奇迹。西畴县常务副县长肖昌菊以《西畴精神永赓续 砥砺奋进谱新篇》为题,向大家讲述了新时代“西畴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看到文山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深感自豪。”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李伟说。2012年到2014年,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的一名队员,李伟参与了文山的脱贫攻坚建设。听了宣讲会,看到西畴、文山的变化,他感慨万千,“西畴精神不仅支撑着文山人民摆脱了贫困,走向小康,也感染、教育着我们。下一步,我们将以西畴精神为指引,结合实际工作,为学生办实事,做好事,践行做好‘四有’好老师的承诺。”

回忆到马关驻村的时光,云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团委书记杨力歌告诉大家,西畴精神就是“干”字当头,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把曾经贫瘠的土地变得富饶,通过自己的苦干实干,把曾经穷苦的生活变得幸福。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的职责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学习生活上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三观正、成绩好、责任心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场宣讲生动精神而又充满激情,我深受感动,并且真切领域到了新时代西畴精神的内涵,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我们要学习西畴精神自强不息苦干实干攻坚克难,永不言弃的奋斗精神,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好好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云南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李璐瑶说。

(记者:苏宁)

(编辑:唐雪娇 排版:龙俊贤 审核:梁丹)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