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麻栗坡:石斛花开产业兴
发布时间:2021-06-07 23:25:53
近年来,麻栗坡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靠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发展以石斛为代表的中药材种植,使“小草药”变成群众脱贫致富的“大产业”,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来到下金厂乡云岭野生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石斛园里,森林郁郁葱葱,浓浓的雾气凝聚成水,不时滴落林间,树干和岩石上的苔藓越显青绿。放眼望去,林间树干和林下长满青苔的岩石上,到处是肆意生长的石斛草,有的正在开花,片片紫粉在林间若隐若现。
没走多久,正碰上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高江云研究员带领的团队在向合作社的理事长郭喜兵和社员教授新的铁皮石斛种植技术。高教授介绍说,他们的科研团队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对铁皮石斛的育苗技术取得了关键性突破。以前种植石斛组培苗木费时长,投入资金大,成活率低,现在的育苗技术可以直接上树种植,种植方式简单,规模生产成本低,成活率可达到90%以上。
“石斛真菌种子袋育苗技术,是一个很新的技术,有相关的专利,相关的论文,现在希望能够在实际中推广,展现它的价值。下一步,我们将扩大真菌种子袋育苗的石斛种类,让它品种更多更全。”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研究员高江云说。
说起郭喜兵,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也是该基地的负责人,同时也是麻栗坡县濒危野生药用植物保育协会的理事长。今年45岁的郭喜兵从小就喜欢往山里钻,常年爬山采草药,和石斛结缘已经有30多年的时间。
“八、九岁就自己在山里找石斛卖,2002年开始零散种植石斛,现在整个石斛基地有5000亩左右,石斛种类有90多种,现在基地主要种植有叠鞘、齿瓣、流苏、曲轴、金钗,铁皮石斛等品种,现在还在不断更新引种种植。”郭喜兵说。
凭着多年对兰科植物的深入了解,郭喜兵积累了丰富的知识,逐步成长为地方的石斛种植“土专家”。他介绍说,石斛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有种植,并且种植面积都要比这里的大,但下金厂乡的石斛种植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这里的气候不可复制,全年大约200余天是雾天,适合兰科植物生长;种源也很丰富,全县有40多种石斛,采用原产地原种,适合当地环境,是其他地方不具备的。”郭喜兵介绍道。
下金场乡森林覆盖率高、原始森林资源丰富、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温润多雨、潮湿多雾,无论海拔、经纬度、还是气候,都非常适合石斛生长。依靠这个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他选择了原产地与原产种进行保护与繁育,先后与中科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广州华南植物研究所、华南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15个科研院所合作,采取“以林保药,以林促药,林药并举”的林药立体培育方式,走出了一条“公司+科研院所+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为协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郭喜兵介绍说,石斛属属于国家高等级植物,整个属都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医药专家的临床试验证明,部分石斛品种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抗癌、降血糖的功能,对治疗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感染也有很好的疗效,被誉为“人间仙草”。云南是石斛种类最为丰富、气候条件优良的栽培区域。目前,全省多地均有石斛种植,但大多数都是大棚种植,而麻栗坡县的石斛种植基地被认为是仿野生种植面积最大的基地,所种植的石斛与纯野生石斛几乎没有区别。
“除了种植,我们现在也引进了公司,注重对石斛系列产品的开发,目前有石斛花石斛精条、石斛酒几个品种,经过投放市场后,反响都很不错。”郭喜兵说。
在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下,当地群众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高涨,基地所在的大锡厂村几乎家家户户种植以野生石斛为主的中药材,最多的种了30多亩。合作社向当地农户流转土地,再聘用当地农户为管理员和临时人员,为附近村民提供劳动岗位,每年光支付劳务费就达100多万元,解决了周边50余户村民的用工就业问题,同时也增加了农户的收入。家住云岭村委会大锡厂村,今年54岁的孙祥美告诉记者,她家从合作社成立就把山林租给了合作社,然后一直在基地里打工挣钱,加上自己也种植一些,已经尝到了种植石斛的甜头。
“我家租了20亩左右的林地,每年都有租金,加上家里两个人也在这里务工,一年有五万左右的收入,我们年纪也大了,能在家附近务工,还能有这点收入,很满意了。”孙祥美说。
为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2018年,协会与文山云斛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开始进行合作,公司通过土地流转、订单生产、入股分红等方式将周边纳入到中药材种植的生产经营中来,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助力精准脱贫。公司研发生产了石斛粉、石斛酒、石斛化妆品等产品向全国人民呈现,具有麻栗坡特色的仿野生石斛产品得到了普遍认可。产品的知晓度、认可度得到进一步提高,拓宽了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为做强做大麻栗坡特色仿野生石斛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山云斛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任铭介绍说:“下一步,公司将加大投入,完善基地布局,建设5000亩野生中药材核心种植示范基地。公司现已注册云斛康、萦云斛、老山兰三个商标,我们将通过企业品牌化运作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当地农户脱贫致富。”
云岭野生中草药种植专业合作社只是麻栗坡县近年来发展中药材种植的一个缩影。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麻栗坡县的中药材种植已逐步形成规模。目前,全县已在麻栗镇、大坪、下金厂、马街、董干、铁厂等乡镇发展种植石斛、三七、重楼、姜黄、半夏、苦参等中药材。今年,种中药材农户均可望可增收5000元以上。
(西畴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定伟 刘德船 叶林鑫 朱武钦)
(编辑:刘梅 排版:尹颖 审核: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