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守好边境,就是守好国家

发布时间:2021-08-08 11:04:03  

文山州西高东低,立体气候明显。进入8月前,正是富宁县一年当中最炎热的季节。面对当前边境一线的严峻形势,该县加大防控工作力度,坚决守住国门。在富宁县木央镇、田蓬镇的边境一线各个卡点,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在高温天气下坚守岗位,认真登记过往人员和车辆,严格执行各项通告要求,守好每一个卡点。

记者乘车在边境蜿蜒的公路上前行,开始了“强边固防”战役的第一站采访行程,不久便来到了木央镇木贵村执勤卡点。据卡点工作人员,村委会副主任农林忠介绍:“这个卡点由村民轮流值守,每4户各抽出1人,编为一个小组,2人值守卡点,2人不定时进行巡逻。每个小组每次值守24小时。”记者看到,值守卡点的村民刘清荣正一丝不苟地检查过往边民。

农林忠说,木贵村规划实施“红旗飘飘”工程,深化“国门”党建,突出建强抵边村民小组党支部,已建立各级网格责任清单和运转机制,网格员成为全村重要的信息采集员、民情联络员、治安巡查员、隐患排查员、矛盾调处员、政策宣传员,他们每天下午14时,会准时在QQ群里反馈返乡及外出人员信息、网格区域等情况,特别是当村里进入陌生人时,网格员会立即通过微信、电话向网格长报告,做到了“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难在格中解”,保障了边境安全。

记者了解到,在富宁边境一线,“强边固防”战役已形成一种常态,对于防控工作力度的加大,个别边民有些不理解,工作人员就耐心地向他们讲解相关工作及要求,反复说服、劝导,最终赢得了群众支持。

“强边固防”战役卡点突击队员刘辅文说:“我们都是从广南县抽调来支援富宁县的。木央镇共有3个村委会抵边,刚开始时,有些群众想不通,说亲亲戚戚都在两边,这样一来就不能走亲戚串门子了。队员们听后就耐心地对群众做说服引导工作。通过细致入微的宣传、解释,群众理解了,现在,非常支持我们的工作。虽然,队员们每半个月才能与家人见上一面,但是,管住边境一线是国家大事,关乎民族的未来,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守好边境,就是守好国家。”

田蓬镇牛棚村433号卡点是该村抵边的第一道防线,由于历史的原因,两边亲戚来往密切。这里山高路窄、海拔落差极大,加上气温变化异常、日夜温差大,值守条件非常艰苦。记者看到,夜间,一有边民经过这里,防控报警装置便会鸣响,卡点突击队员们提高警惕,毫不放松,认真查验,决不放过每一处疑点。牛棚村党支部书记、金褔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罗金福告诉记者:“牛棚村离边境近,过去,双方走亲戚、串门的边民较多,我们进出防范得越严,对大家越好,大家都放心。”他说,牛棚村两名年轻村干部主动承担守卡任务,每天带领大家值守、巡逻,非常辛苦。现在富宁边境一线已形成全民防守态势,放牛就是巡逻、种地就是站岗,村村寨寨都是防疫堡垒。

田蓬村委会“强边固防”工作队总队长李俊,舍小家为大家,带领队员们积极防守、巡逻在边境一线,吃住都在哨卡,一年多来,没有周末和节假日。龙哈村委会“强边固防”工作队将“强边固防”工作与党史教育结合起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引导村民自觉守边固防。在田蓬村437号疫情防控卡点,广南县民兵应急分队副队长季富文说:“田蓬村共有9个这样的卡点,每天我们都要做到值守到位、巡逻到位,毫不松懈。守护富宁、守护文山,让人民群众有安全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再辛苦也值得,我们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就是保家卫国!”

在田蓬镇庙坝村委会481号卡点值守的广南民兵们,是几个年轻人,他们说,能参与“强边固防”战役,是这辈子最快乐的事情,远离家乡来到边境,发挥着一名普通民兵戍边卫国的作用,心里很高兴。庙坝村村民林永权一家,三代坚守边疆,现在又投入到了“强边固防”战役中,“只因边境是我家,家在这里,就要把根扎在这里!”

记者看到,在田蓬镇481号卡点,“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筑牢边境防线各项工作正有效推进。据了解,富宁县在“强边固防”战役中,广大强边固防突击队员和应急处突队员坚守在边境一线,筑起富宁县边境一线的“铜墙铁壁”,以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决心,坚决守护文山人民的平安与健康。

(记者:林浪平 熊明刚)

(编辑:李云淑 排版:张振飞 审核: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